-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盘活“土特产”,助推茂名乡村振兴
黄景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茂名是中国水果第一市,果菜特色资源丰富,有荔枝、橘红、龙眼、香蕉、沉香、红薯,竹编织工艺品等等,是茂名乡村振兴的潜在优势。
“土特产”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独特文化和资源,充分挖掘本土资源,盘活“土特产”,加快茂名乡村振兴的步伐,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于推动茂名经济发展、提升茂名形象、促进茂名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升干部发展“土特产”意识,拓宽茂名乡村振兴发展思路。一要通过集中培训学习,拓宽各级干部的“土特产”意识和发展思路。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荔乡茂名,来到柏桥村,详细了解合作社运营和推进乡村振兴等情况,并对加快茂名乡村振兴步伐提出了具体要求。茂名市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及时部署开设了集理论宣讲、现场体验、互动交流于一体的思政讲堂——“柏桥讲堂”。思路决定出路。在“柏桥讲堂”,“番薯书记”信宜市东镇街道礼垌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云燕分享了聚焦“礼垌香薯”品牌打造和推广,由原来种植50亩扩大至300亩,同时对“礼垌香薯”进行深加工和二次开发新产品,逐步形成“礼垌香薯”产业发展生态化、规模化、链条化,使礼垌香薯走进了茂名市明湖商场、昌大昌超市等25家实体店,以及46家电商平台,同时销售到香港、澳门,市场销路前景广阔,礼垌村集体收入由5万元提高到25万元。“荔枝书记”柏桥村党总支书记何清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民谋“荔”,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把“土特产”这篇文章做实做好!让柏桥世世代代种荔枝的农民见证了荔枝从小特产到大产业的蝶变。至去年11月底,柏桥讲堂已开展306个培训活动,累计培训党员干部超过2.1万人次。创新实践注入“源头活水”。随着“柏桥讲堂”的培训深入开展,将有更多的橘红书记、沉香书记、龙眼书记、花星鱼书记、养龟书记、香蕉书记来到柏桥讲堂,分享带领群众众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通过培训,广大村党组织书记发展番石榴、红橙、沉香、橘红、蚕桑等“土特产”意识增强,纷纷表示要学习柏桥打造荔枝品牌经验,擦亮土特产品牌,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整个产业。“柏桥讲堂”通过用“活”资源,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通过深“挖”特色,把特色优势资源转化为“特色产业”,通过长“延”链条,推动乡村产业链向加工、流通等环节发展,进而形成汇集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从而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打造茂名特色农业品牌。二是讲好茂名“土特产”故事,提升全市干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识。2023年10月27日,由省委宣传部指导,茂名市委宣传部主办,高州市委宣传部协办的打造全省首批基层宣讲示范队——茂名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主题宣讲活动“柏桥讲堂”宣讲队专场宣讲在高州根子镇“柏桥讲堂”举行。“柏桥讲堂”宣讲队11名百姓宣讲员通过讲故事、唱粤曲、朗诵、解说等宣讲形式,深情讲述了茂名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推动改革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人民富裕的《荔枝颂》《坚持三十年育好一条罗非鱼》《深埇村的美丽传说》《香薯书记》《乡村振兴利器——电白沉香》《传承千年化橘红》《老旧小区蝶变记》《乡村振兴幸好有李》《共同富裕》等生动“土特产”故事,深刻感染激发了全市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
二、做足“特”文章,打造特色化品牌,全力提速茂名乡村振兴步伐。党的二十大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茂名是广东首个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超千亿的地级市,1628个行政村资源禀赋不同、特色优势不同。茂名是中国水果第一市,果菜特色资源丰富,荔枝、橘红、龙眼、香蕉、沉香,竹编织工艺品等等,发展潜力大。一业兴,百业旺。全市要以“柏桥讲堂”为创新载体的学习,不断迸发出乡村振兴的“柏桥灵感”,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荔枝、橘红、沉香等水果产业。如高州根子是中国荔枝第一镇,高州沙田是中国龙眼第一镇,化州是中国橘红第一县,平定积田大岭村是“中华化橘红第一村”,茂名是中国罗非鱼养殖第一市等等。要充分发挥茂名中国水果第一市,果菜特色资源丰富,荔枝、橘红、龙眼、香蕉、沉香、红薯,竹编织工艺品等等发展潜力优势,打造茂名乡村振兴的“土特产”发展模式。要充分利用茂名果菜特色资源丰富,荔枝、橘红、龙眼、香蕉、沉香、红薯,竹编织工艺品等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平台,打造特色农业集群。推动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五棵树”、罗非鱼“一条鱼”和预制菜“一桌菜”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做大做强生猪、丝苗米、渔业、花生、预制菜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强“6+18”现代农业发展平台,把建成的35个省级专业镇、224个专业村打造成茂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新高地。此外,做优做活土特产市场,唱响“茂字号”品牌。我市已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中国荔枝产业大会,打造永不落幕的荔枝龙眼博览会,推动形成“一会一址一馆一圃一网一站一中心一基地”的“八个一”荔枝产业新格局,荔枝全产业链实现产值超百亿。发布“茂名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商标、茂名荔枝(鲜果、干果)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茂名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发展规划》,唱响“茂名荔枝·世界名荔”品牌口号。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产业振兴“微动力源”。
三、建强“产”链条,做大做强“土特产”加工流通业,全力拉长茂名乡村振兴市场链条。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土特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改造提升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确保农产品物流畅通。加快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乡村下沉。进一步拉长茂名“土特产”市场链条。
一条鱼(罗非鱼)能撑起乡村致富路,五棵树(化橘红、荔枝、龙眼、沉香、三华李)能鼓起农民钱袋子。看似普通的土特产,只要立足于茂名,体现出特色,发展成产品,就能照亮农民增收之路,为茂名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绘就茂名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作者单位:化州市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