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路建设蕴含民生情怀

蔡湛(市区)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日前报道,我市加快交通路网“链城”,在集中力量推动主干道施工的同时,抢抓施工黄金期,铺开街坊路建设,黄塘四巷、屋地一巷、屋地二街以及岭南一巷、三街等十多条居民关注的街坊路进入紧张施工作业,即将分批完成,既方便周边居民出行和学生上学,又加速组团融合发展,促进精明紧凑城市成型。从街坊路建设看完善优化城市公共服务路径,可以得到三点有益启示。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有为民情怀。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街坊路虽然大多只有几百米,却是区域交通循环系统的重要一环,是打通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是连通市民回家的“最后一公里”。一座现代化城市不仅需要纵横城区的主干道,也要有四通八达的街坊路。建好街坊路,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城建实践上的真切体现。让城市路网结构更完善、片区联接更紧密、市民出行更便捷,蕴含炽热的为民情怀和城建为民的本义。我市规划、住建、城管等部门深入调研问计于民,持续优化调整街坊路建设规划,加快与小区居民出行关系密切的秀雅二街、秀雅一巷、岭南路等街坊路建设,解决居民出行“堵点”,就是回应公众关切、增强群众预期、改善公共服务有力的例证。为民办实事是一场大考,也是一面镜子,考验各级各部门的执行力,折射各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初心。民有所盼,政有所为。以建设街坊路为契机,反思城建为民理念的实践,对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传递民生关怀大有裨益。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有全局理念。城市治理是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街坊路建设看似简单,其实是涉及多部门、多层次的基础工程,与征地拆迁、地下管网等密不可分。我市街坊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得益于通盘考量、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使主干道与街坊路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形成顺畅路网。如屋地二街接通东粤路北段和东环大道、屋地一巷接通官山八路、岭南一巷接通双山九路、岭南三街接通东粤南段等,使“主动脉”与“毛细血管”相得益彰、连成一体,街坊路发挥了加速联通、疏通节点的效能,不仅提升了城区路网通行效率,而且推动了周边小区开发,形成城市新热点。可见,城市建设一盘棋,应当以全局理念支持街坊路建设,形成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合力。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有绣花功夫。街坊路作为服务市民的市政基础设施之一,建设质量关系到人们的切身体验,要有精雕细琢的科学精神。为了解决街坊路积水难题,我市从规划设计入手,对下水道管网高标准建设,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防患于未然,让新建街坊路为居民提供舒心服务。为了美化城市景观完善生态环境,我市多条街坊路还精心布局绿化种植,让新建街坊路成为居民眼中一道亮丽风景线。可见,城市建设、民生实事无不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心用情用力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民生温度的善举。“为政之道,以顺民生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务实苦干精神和绣花功夫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更温暖,正是深切民生情怀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