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园城市”体现“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


梁媛婷(化州)
  近期,信宜山水公园、书香公园、笔架山公园、体育公园、中心公园等多座公园相继建成,成了当地居民和周边游客休闲娱乐、亲近自然的热门打卡地。近年来,茂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构建新型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和理想城市模式,推动我市向公园城市进一步发展。
  公园城市建设体现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公园城市建设目的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和让市民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活环境。我市从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人”的活动出发,着力优化绿色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开放共享区域配套服务设施,把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游园设置到居民最需要、使用最便利的地方去,实现不同类别公园多样化与差异性的功能价值。现在,“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已经从理想变成现实,节假日、闲暇之余带上家人、约上好友到公园休憩、玩耍已经成了市民的生活日常。人民广场、茂名森林公园、新湖公园、小东江带状公园、官渡公园、露天矿生态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集群,使公园成为整个城市系统的生态底盘,使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人都能享有的公共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公园城市建设要坚持科学的规划理念。公园城市不是公园和城市的简单相加,而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和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模式,在推动城市的优化、美化和持续保障人类福祉上具有天然优势。我市坚持以科学理念引领城市发展、高标准规划城市发展蓝图,制定《茂名市公园体系规划(2023-2035)》,通过构建布局合理的空间体系、营造多样化的功能体系和形成科学有力的管理体系,不断开展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持续推动绿色空间的构建和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为市民提供更优越生态环境,展望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公园城市建设能够充分展现地方的文化魅力。城市公园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能够充分体现地方历史、文化和特色元素。近年来,茂名不断整合好心文化、红色文化、石油文化、冼夫人文化等重要文化资源,重点打造标志性的文化建筑、文化景观、文化活动,不断优化创新城市空间整体布局,推动露天矿生态公园、潘茂名纪念公园、茂名森林公园、茂名滨海公园等一系列具有本地文化特色和独特历史印记的公园不断优化提升,让市民在游览公园的同时,能够了解和感受城市的文化底蕴,推动文创旅游、文创科技、文创生态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公园城市文化软实力。
  公园城市建设推动新旧城市的融合发展。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做好旧城区的升级改造和新城区的规划设计,才能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激活发展新动能。茂名结合“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聚焦民生需求,明确2024年全市238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通过“生态修补+城区改造”精准推进老城区系统性有机更新,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在茂名新城建设规划,瞄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以生态纽带“缝”城,创建高品质郊野公园,加快片区缝合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全局性、系统性、持续性和宜居性。
  打造公园城市贵在行动,重在落实。下一步,要结合“百千万工程”目标任务,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联动人、城、境、业四大要素,进一步推进我市公园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公园城市建设的认识和参与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为城市创新发展带来新机遇,让市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