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茂名·潘冬梅新书分享会”举行
窥世间百态 悟人情冷暖
文化茂名

文/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珍珍 柯丽云
冬日暖阳,好书分享。12月28日,由茂名日报社与茂名市图书馆主办、嘉美实业投资集团协办的“故事里的茂名·潘冬梅新书分享会”在茂名市图书馆三楼读者沙龙活动基地举行,本土青年作者潘冬梅携新书《梅花墨韵》与市民读者见面(如图)。
分享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茂名市作家协会主席、“广东省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获奖者张慧谋,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黄俊怡,文学硕士、茂名日报社副刊部副主任池榕,以及文学爱好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散文写作,分享个人感悟见解。
潘冬梅分享书名由来和创作心得
“《梅花墨韵》,一个很诗意的书名,收录了潘老师散文作品六十七篇,记录了她在工作、旅途、生活中的经历与感悟,读者从中得见世间百态,人间冷暖。”在这个诗意的冬日,伴随着茂名日报社主持人李茜娓娓动听的介绍,潘冬梅新书分享会拉开了序幕。
“《梅花墨韵》这本书起名来源于我的父亲。”潘冬梅说,她一直希望出版一本属于自己的散文集,联系好出版社后,第一次上报的书名是《潘冬梅散文集》,后来说不可以用作者的全名。可是她希望保持“冬梅”字意,和父亲说明想法后,父亲很支持,并建议用《梅花墨韵》作为书名。于是就这样定了下来。
“有了一本自己的书就像生了一个孩子一样开心、激动。说心里话,出这本书我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毕竟我只是一个打工者。那我的勇气来源于哪里?我想是来源于亲人、老师、文友们的鼓励,家里有个支持我的好丈夫,作协一群热心的文友们默默地鼓励我一路前行。”潘冬梅谈起自己的出书经历,感慨不已。
“书中作品分为三类,一是我的童年生活的追忆,二是我的游记,三是记录身边的人和事。”潘冬梅谈及个人创作过程,书中很多文章都来源自己的生活。她感慨地说,自己出身寒门,作品多是追忆童年的事情,比如苦难,比如痛楚。其实,童年的点点滴滴表面写得很零散,实质是想表达对祖母和父母的一种歌颂和赞美。
现场专家与文学作者热烈探讨
“冬梅是一个很勤奋的作者。作为一位忙碌的老师、一个肩负重任的母亲,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出一本书,很不容易。”张慧谋主席表示,“冬梅的作品有个人独特的生活体验,包括她写亲情、友情、身边事,都是用一种真情、包容的态度来写,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这本作品集凸显出乡土与乡愁的主题。对乡土的书写,是每一位写作者难以逃避的话题,冬梅亦然。”黄俊怡老师说,潘冬梅作品的乡土气息浓厚,极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在写作特点上,她的文笔细腻,感情真挚、自然朴实,描写景物时画面感强,让人印象深刻。
“潘老师写自己的经历、所见所闻、人生思考等等,这本书仿佛记录了她的前半生。”池榕老师从本我、自我与超我三个层面分析了作品的深层内涵,并重点分享了《欢乐伴随雨花随即飞翔》这一篇作品,从作者多次描写的“雨”,分析了作者如何为不安、苦闷、困惑的人生寻找出路,寻找自身的归属。
“冬梅的作品很温暖,在温暖中给我们力量。”“潘老师的散文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感谢茂名日报社举办这么好的读书分享会,让我受益匪浅。”……分享会现场气氛热烈,文友作者陆续分享了个人感悟。
分享会上,潘冬梅还把新书《梅花墨韵》赠给市图书馆,让更多的读者可以阅读到这本好作品。
据了解,故事里的茂名系列新书分享会得到了嘉美实业投资集团的大力支持,该公司董事长吴范华是一位具有文化情怀的企业家,他非常关注本土文学发展,并对本土作家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