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镇筑牢全面深化改革“硬堡垒”,加力提速典型镇建设

激发“镇”能量 绘就“兴”图景


公馆镇罗非鱼养殖。

■记者 王霞 通讯员 罗秋
  本报讯 茂南区公馆镇党委政府抓紧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机遇,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坚实支撑,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强大的动力,把党建成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成果,全力加速建设典型镇,绘就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壮丽画卷。
  强基固本,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交出党建引领“基础答卷”
  筑牢堡垒凝聚向心力。公馆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坚强战斗堡垒。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配强乡村振兴“领头雁”。通过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村党组织书记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的力度,把基层党组织书记培养成为业务通、多面手,把稳乡村振兴的“方向盘”。同时严把发展“入口关”,今年以来按期完成发展党员14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9名,并落实村(社区)后备人才培养制度,成功补选“两委”干部14名,调整补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1名,新招录后备人才9名。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优配强干部骨干。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各项规定,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全方位考察干部,营造良好选人用人氛围。抓实组织阵地建设。依托24个镇村党校(分校)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探索“党建+”培训机制,提升党员直接接受高层次师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此外鼓励6名村“两委”成员参加学历提升教育,提高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并为全镇9个“两新”组织选派了党建指导员,提升“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活跃度。
  示范引领,拓宽产业振兴,交出经济发展“崭新答卷”
  马不停蹄抓住关键期。公馆镇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发展定位,深入贯彻“百千万工程”有关工作部署,做强联城带村功能,狠抓特色产业,力争在城乡融合发展中争创特色产业发展示范镇。一是擦亮“一条鱼”特色名片。统筹罗非鱼产业全环节、全要素,有重点、分阶段推动罗非鱼产业提档升级。成立专班服务保障京塘农业项目顺利建设、尽快投产,支持忠成农业等企业开展技改,突破罗非鱼培育技术,研发高品质鱼饲料,进一步延伸公馆镇罗非鱼产业链,打造产销一体的特色产业格局。同时加快建立罗非鱼质量体系认证,整合罗非鱼种苗培育、养殖、加工、销售及饲料供应等产业链环节。启动万人次罗非鱼人才培育项目,提升罗非鱼养殖技术和品质。目前,增强罗非鱼养殖业的经济和产品品质及切片加工生产线的相关项目已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11亿元。二是提升镇域经济实力。主动对接服务茂南公馆产业园、中科云粤西产业园发展,支持园区扩容提质,辐射带动镇域产业发展。围绕公馆货台推动实施一批仓储物流项目,打造公路、铁路联运区域物流中心。推动公馆夜市经济发展,优化配套服务与商业布局激发镇内生动力,发展好“美食之乡”,做强公馆货台大锅狗、机修厂田螺、大山岭白切鸡等美食招牌。三是全力打造书房岭森林社区。深化校地合作,大力发展高校周边就业创业和生活配套服务产业,推动公馆驿站加快建设,激发“高校经济”“城郊经济”,打造“最懂年轻人”的活力社区。拓展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平台,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创新融合,因地制宜做好服务,做好西城片区夜市经济的兴起和全民健身场所,打造一个独具魅力的经济繁荣与文化发展的新片区。
  治理同心、提质增效,交出基层社会治理“满意答卷”
  未雨绸缪织密治理网。公馆镇党委镇政府以实际行动提升基层治理效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一,加快推进学府路建设,连接书房岭森林社区,在现有府前路的基础上,往书房岭森林社区方向延伸,将府前路延长至茂化快线连接书房岭森林社区、连接大学城,全长约3.3公里。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有序铺展、优化提升,有序推动空间要素的腾挪和优化调整,充分挖掘镇域内土地资源潜力,为扩大圩镇面积,拓宽的圩镇发展空间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土地空间和要素保障。第二,在公共停车场增设充电桩,在原有12个充电车位的基础上,新增8个充电车位。第三,在公馆镇养老院增设长者饭堂,完善公办养老机构的综合养老服务功能,全面提升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群众幸福感。第四,重新摸排镇域范围污水管网情况,完善镇街污水支管,提高污水接入率。公馆镇216条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总建设长度为181千米,茂南区污水厂收集公馆镇域城镇生活污水管网长度为12千米。第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环镇路、府前路、南排大道西延线等路网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的问题。第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抓好“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落实常态化“排行榜”通报督导机制,用活用好“积分制,”发挥镇、村、组“好心网格”作用,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强功能、提品质,交出镇村建设“高分答卷”
  厚植情怀,解难不避难。今年以来,公馆镇以典型镇建设重点围绕“七个一”项目,推动全镇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为抓紧工期,推动项目进度,确保项目及时落地,镇委书记蔡爵华带队到每一处施工现场进行指导,狠抓落实,夜以继日地进行建设。坚持不懈,在全镇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齐心努力下,典型镇的建设取得可嘉的成绩。一是高水平规划引领。公馆镇坚持系统思维,统筹考虑国土空间规划、圩镇建设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等各项专项规划,依据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的统一部署,运用“一四五”工作法,统筹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全域土地整治、圩镇路网升级、镇域经济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现已建成美丽乡镇入口通道,并美化公馆府前路两侧的房屋外立面。二是建成新颖的“农贸市场”。在原有基础上新增无障碍通道。三是打造“示范主街”。公馆正街13栋房屋外,涉及47户商铺,外立面改造累计更新广告招牌改造280个。四是传承保护历史文化。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正街南侧及打铁街,262栋房屋提升建设,打造公馆风貌建筑带。利用历史建筑、骑楼、古街,将牛车街、打铁街、正街南侧一带打造成具有百年公馆历史韵味的“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街”,将公馆圩头岭改造成烈士公园,以点带面推动形成连片风貌提升带,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五是建设“美丽河道”。白沙河公馆龙江桥至河清寺段,总长1.1公里,升级为兼顾景观、游憩、交通、生态功能的美丽河道。六是建设“绿美生态小公园”。在龙江渡口旁,河清寺西南侧,建成占地6亩的绿美生态小公园。七是建设“美丽圩镇客厅”。把文化站办公楼一、二楼改造成为集历史沿革、规划建设治理、特色产品展销、休闲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客厅。
  接下来,公馆镇将继续强化党的领导,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发展活力,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创建典型镇为契机,不断提升镇村建设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加宜居的环境,把公馆镇建成美丽富饶的新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