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沙琅镇

抓实“头雁工程”奏响基层发展强音


群众采收广金钱草。

本报记者 严志强 通讯员 孙天凤
  近年来,电白区沙琅镇以党建领航,坚持在“选”上定标尺、在“育”上注狠功、在“管”上强监督、在“用”上激活力,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头雁”队伍,以头雁领航、聚群雁齐追,带领群众在发展中“唱主角”,上下齐心、勠力共建,促使沙琅镇实施“百千万工程”开花结果,持续扩大首批典型镇村的示范效应,让独具魅力的滨江小城底色愈发耀眼。
  领航聚力擘画新蓝图
  沙琅镇党委将带富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服众能力“四个能力”作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必备素质,锻就一支经受得住组织考验、群众认证、实践历练的年轻、热血、有抱负“头雁”队伍,镇委党校通过“头雁工程”精准聚焦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风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等课题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共计18期,切实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带领群众的履职能力,同时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纳入“积分+排名”进行考核管理,每月通报中心工作推动情况,激励“头雁”创新谋划、定调定向,与干群共商共治、共建共享。
  沙琅镇水心村党总支部书记朱国斌通过引入“农光互补”广金钱草套种项目成功为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实现同比大幅增收75.3%,如今更进一步构建“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引进4台烘干机等系列机械,预计新增年销售额可达12万元;河口村党委书记陈松林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全面细致排查“三资”、整合资产,成功流转发包521亩闲置农地,成功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8万元。
  紧扣绿美建设新农村
  沙琅镇党委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战略实施的重要契机,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基础建设完善和村容村貌提升,努力让农村风貌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领群众进行“分户式、联户式”风貌分区连片建设,带着村干部进村走户敲响锣鼓,动员家家户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到美丽宜居村和绿美乡村提升行动,打造新城公园、琅西业村等绿美示范片区5个,以及“喜事林”“巾帼林”“党员先锋林”等各类主题林51个,建设农房风貌提升外立面500余栋、彩虹路约5公里,倾力打造凝聚承载浓厚乡情的岭南客家特色美丽乡村。
  因地制宜擎动新发展
  沙琅镇党委积极探索、系统谋划,成立茂名市电白区琅城投资有限公司、茂名市电白区丰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强镇强村富民公司”,打造村级“微工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探索符合村情实际的特色产业,以党支部联农开办合作社,整合流转空置土地,吸引人才回流,积极发挥自身资源、地理等优势,规划品牌特色产业发展路线,“各显神通”全力探索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尚塘龟鳖”“琅西沉香”“水心金钱草”“谭儒萝卜”等土特产经济澎湃动力。
  如今,沙琅镇谭儒村新建占地15亩的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基本形成了以粮食加工业为主的谭儒第二产业体系,带动村集体增收43万元;琅西村紧抓电白区力推沉香产业的发展机遇,发挥森海沉香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标杆效应,带动了沙琅镇2500户村民种植棋楠沉香,年产值1230万元;尚塘村作为养龟重点发展村,深入开发了龟鳖衍生产品,包括龟中药、龟汤包、龟苓膏等,全村龟鳖产业年产值达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