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沙琅镇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打造“一院一美景,一户一画卷”镇域新风貌,提升乡村宜居环境

小小绿美庭院串起和美画卷


本报记者 严志强 通讯员 黄舒婷
  走进电白区沙琅镇琅西村,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庭院内绿美花香,随处可见的沉香苗、南瓜苗也让“小庭院”变成“聚宝盆”。琅西村党总支部书记蓝惠斌说道:“我们通过党员、村干部带头,积极推广庭院经济,因地制宜打造庭院种植产业,村民可以在院内种植沉香、南瓜等作物,还可以晾晒龙眼干、萝卜干等拿去售卖,增加了村民收入,‘钱袋子’越来越鼓,大家对居住环境要求自然越来越高。”
  以“绿美庭院”评选活动为契机,引领广大群众参与“绿美沙琅”建设行动,以点带面,以户带村,以村联镇,沙琅镇打造了“一院一美景,一户一画卷”的镇域新风貌。
  党建引领聚合力 精准部署抓落实
  沙琅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绿美建设赋能“百千万工程”,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召开绿美专题研究和培训会,制定《沙琅镇2024年度乡村绿化工作方案》,绘好“镇村绿化美化一张图”,实现“挂图作战”,把提升绿美生态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作为重要目标。为做好“绿美庭院”宣传工作,沙琅镇将“党建红”与“庭院绿”深度融合,镇党员干部们带领志愿者到村入户帮助清理杂草杂物,开辟闲置荒地,拓展庭院绿美空间,鼓励村民利用庭院内外种植花草,打造盆景,点缀院内景观。
  “绿美沙琅在行动”在电白区沙琅镇不仅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号召,更是推动该镇环境风貌提升、经济社会提质的系列行动。目前沙琅镇18个行政村(社区)均参与到“绿美庭院”创建中,尚塘村蓝昭喜家庭被省妇联、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美丽庭院”户,其中谭儒、琅西、河口、尚塘、水心这5个典型村共有6个家庭获评电白区2024年度“绿美庭院”称号,全镇共有68个家庭获评沙琅镇“绿美庭院”称号。
  巾帼力量动力足 志愿服务促建设
  为了实现“一户美”到“户户美”,沙琅镇妇联干部动员全镇妇女参与到“绿美沙琅”建设中来,种下连片“巾帼林”并落实管护责任。自“绿美庭院”活动开展以来,镇妇联干部纷纷化身“绿美庭院”创建“讲解员”,定期与村妇女干部入户宣传“绿美庭院”的内容和好处,以“绿起来、美起来”为目标,明确各户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绿化栽种责任,共同创建整洁干净,布局合理,叶绿花红的“绿美庭院”。为推进“绿美庭院”统一建设,镇妇联干部还鼓励发动各村乡贤筹集资金,购买了一批种子、树苗、花卉、盆景等派发给村民,鼓励大家在庭院内外植绿添美。
  村民陈彩兰平时就喜欢摆弄花草,得知镇妇联动员创建“绿美庭院”后,她积极响应,在院子利用闲置空间种植花草。她表示:“院子美起来,心情也就靓起来了,而且镇妇联干部对我们可关照了,给我们送了很多盆栽,装扮我们的院子,平时我就浇浇水,松松泥,一推开门就可以享受庭院美景。”
   积分管理作动员 环境整治出妙招
  “自己的院子变美了,还能到‘积分超市’兑换心仪商品,美化院子更有动力了。”到村的“积分超市”兑换商品已不是新鲜事。庭院创建要有颜值,也要有分值。今年以来,沙琅镇以琅西村、尚塘村、谭儒村为试点,将“绿美庭院”与“积分超市”相结合,村民通过“绿美庭院”创建可获得相应积分,免费兑换商品。目前全镇各村(社区)均已依托线上小程序将“绿美庭院”创建的具体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中,鼓励群众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兑奖品,线上线下通过村公告栏和“粤治美”小程序上“积分制”功能对每月村民积分进行评议和公示,进一步提升村民参与“绿美庭院”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沙琅镇积极发动各村多措并举号召广大群众对自家门前屋后进行积极管理和维护,实现由“要我创建”向“我要创建”思想转变,实现从家庭的“小家美”到全村的“大家美”,让“小积分”凝聚成“大能量”。“我自费购买树苗、花卉、盆景等在房前屋后植绿添美,因此获得500积分,村中的‘红榜’对我进行表扬,得到公开表扬,邻居们都羡慕。”水心村村民黄敦汉积极响应镇、村的号召,公开表扬后他感到无比自豪。
  评优争先创新风 表彰激励提动力
  为更好鼓励群众参与,沙琅镇结合省、市、区部署开展“绿美庭院”创建活动,根据《茂名市电白区2024年度“绿美庭院”创建实施方案》先创建再评比。截至目前,沙琅镇共建设镇级“绿美庭院”68个,其中将琅西村委会业村打造为“绿美庭院”培育示范点,已培育“绿美庭院”28个。同时沙琅镇对于已创建“绿美庭院”的家庭进行实地考核,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初评,并以户为单位对“绿美庭院”创建效果好的家庭进行表扬,颁发“绿美庭院”牌匾和证书,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沙琅镇党委书记何基表示,绿美建设既承载着人们对美好家庭的向往,更象征着村文明乡风的发展,沙琅镇将继续做好“绿美庭院”创建评比文章,让“小庭院”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鼓励更多群众参与到“绿美庭院”创建,凝心聚“绿”助推沙琅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