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孝乃做人之本

颜湄(化州)
日前,在某次会议上,一位领导在主席台发言时,手机突然响起。彼时,会场内众人皆惊愕不已。领导赶忙致歉:“抱歉,这个电话至关重要,不得不接,还请大家谅解。”很快,通话结束,他解释道:“是我母亲打来的,说父亲正在医院急救。”此言一出,众人恍然大悟,纷纷表示理解。
在这紧急时刻,儿子及时的回应无疑为电话那头焦急的母亲送去了巨大的精神支撑!
孝道,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了孝道是仁的根本,是君子安身立命之基。老子亦曾言:“孝道者,天下之大本也。”可见,孝道是生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基石。试想,若为官者对父母都漠不关心,又怎会心怀苍生、心系天下呢?
回顾华夏数千年的历史,孝顺父母的经典故事数不胜数。春秋时期,仲由百里负米奉养双亲;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侍奉母亲;东汉时期,寒冬之时,九岁的黄香用体温为父亲暖床……这些中华民族的孝道故事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璀璨光芒,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孝顺这一美德都始终如一。
在孝道方面,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张照片:总书记牵着母亲齐心的手,在公园悠然漫步。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总书记还深情吟诵了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说到我自己,也曾经历父亲病重瘫痪在床的艰难时期。我和家人共同肩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曾经,他在讲坛上侃侃而谈、教书育人;这时却只能无助地躺在床上,等待我们照料。作为亲人,我内心的酸楚难以言喻。我一次次为父亲擦拭身体、清理秽物、更换尿片,不辞辛劳。因过度操劳,我曾一度无法直立行走。但与瘫痪在床的父亲所承受的痛苦相比,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后来,我与同事谈及这段经历,他们面露诧异且表示不理解,认为男女有别。我坦然回应:“当你想到躺在床上的是生你养你的父亲,还有什么可忌讳的呢?我阿婆90岁瘫痪在床时,也是叔叔帮她清理秽物、擦洗身体。儿子照顾母亲,天经地义,有什么难为情的?说到底,还是‘孝心’不够啊。”
孝顺,孝顺,有“孝”才有“顺”。孝顺是人生顺遂的基石。孝顺不仅是对父母的敬重与关爱,更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品德。孝顺之人往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因为孝顺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和信任感在职场和社交中也会产生积极影响,使孝顺之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进而在事业和生活中更加顺遂。
我深信,孝乃做人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