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电白区创新年轻干部人才储备工作机制,开展年轻干部“深调研”行动,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累计选派74名年轻干部到攻坚一线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柯小瑛 余杏 特约记者 王全明 通讯员 刘绪良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近期来,电白区组织开展年轻干部“深调研”行动,以全方位、多维度的视角对年轻干部进行综合评价,精准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年轻干部储备库,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活力的年轻干部队伍,为“百千万工程”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深度调研 摸清实情
一是全覆盖调研掌握概况。印发《电白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工作方案》,设计详细的调查问卷和调研提纲,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情况汇报等方式,系统掌握年轻干部的整体情况。截至目前,累计向该区79个区直单位、21个镇(街)收集年轻干部的相关信息1269份。二是定向调研察实情。针对性选取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28个年轻干部数量较多的单位组织人事干部和年轻干部开展实地座谈、访谈,通过听取单位党组织意见、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重点了解年轻干部现实表现以及内心真实的想法和需求。三是专项调研查表现。成立专项调研小组,深入今年新纳入菁才“双百”工程的81名年轻干部所在单位、项目现场,询问相关领导干部、服务对象等意见,实地查看工作成果,全面了解年轻干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应对策略、抗压能力以及工作成效,有效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分层分类 靶向建库
一是年轻干部自荐。区委组织部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统一表格,要求各单位党组(党委)组织该区1269名年轻干部根据自身实际,按性格特点、沟通协调能力、专业能力、擅长领域以及意向岗位等多个维度,进行自我分类、上报。二是单位党组织推荐。要求各单位党组(党委)对年轻干部自荐表进行系统梳理,并综合干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日常工作表现等进行分析研判,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4个等级进行定级、推荐,着力做到年轻干部个性特点和优势劣势一目了然。三是组织部门建库。区委组织部紧紧围绕电白发展定位,聚焦各阶段、各类型干部使用需求,对各单位党组(党委)推荐的年轻干部名册,按照专业类别和擅长领域,设置综合管理、文字材料、经济金融、信息技术、规划建设以及基层服务等6个分类项目;按年轻干部个人特质,设置攻坚型、创新型、服务型、保守型等4个干部区分类型。综合上述2种指标,分层分类建立年轻干部“储备库”,着力为后续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搭建平台 科学任用
坚持一线锻炼、考察干部。紧盯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年轻干部履职尽责“弱点”“盲点”问题,择优选派干部通过上挂、下派、外派、横向交流等方式到“百千万工程”、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岗位历练成长,提升研判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处理复杂问题的格局和能力。今年以来,该区累计选派74名年轻干部到重点项目攻坚一线、基层单位挂职锻炼。建立“干部履职评价系统”。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前提下,推动生成“4541”干部履职评价指数,“4”代表四年业绩,即近四年考核结果,占比50%;“5”指五种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占比30%;“4”为四种口碑,涵盖奉献度、勤奋度、正直度、廉洁度,占比20%。“1”是一个运用规则,优先使用总分排名前30%的干部,坚决不用总分排名后30%的干部,及时研判、调整总分排名后10%的干部。今年以来,该区累计提拔重用37周岁以下副科级以上干部9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