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马踏镇

小板凳“说事”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俊明 通讯员 曾大海
  本报讯 民生实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连日来,电白区马踏镇人大积极响应电白区委的号召,深入推进“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搭建起代表与群众的“心连心”桥梁,精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小板凳“说事”,拉近心与心距离
  小板凳上的“说事”活动,极大地拉近了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情感距离,它成为了探寻群众当前面临的困难问题、了解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事项以及传递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桥梁。马踏镇组织人大代表走进21个行政村(社区)、245条自然村,一群人围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拉家常、讲政策、听民声、汇民意、解民忧,充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合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群众深刻感受到,人大代表与群众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真正做到“人大代表人民选,人大代表为人民”。
  小板凳“说事”,破解民生难题
  在开展“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中,马踏镇人大代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关切,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建立现场直办、干部领办、群众督办等工作制度,对议题事项进行分类处理,能现场答复和解决的,村“两委”干部当场答复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由人大代表、负责干部转交镇政府相关部门办理落实,在规定的时限内向群众反馈处理意见或办理情况。
  人大代表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群众的难题,如解决马踏人民公园运动健身场所不足、松塘村村民魏某土地纠纷、广场舞音乐声过大、“圩日”道路交通堵塞、龙湾村委会白土村污水池选址等问题。近一周以来,各村(社区)通过“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的形式现场解决问题50余个,缓解群众“跑路难”的问题。大家把“问题晒在阳光下”,把“心结摊在桌面上”,有效消除群众心中的疑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搭建起干群之间“连心桥”。
  小板凳“说事”,办好民生实事
  做好群众工作,关键在于真心实意。每次“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后,各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都会及时总结群众说事台账,深挖现有工作的不足之处,积极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镇人大代表、村干部、驻村(社区)律师、老党员等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用群众听得懂、乐意听的大白话方式重点宣传合作医疗、新农保、交通安全整治、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民生政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截至目前,马踏镇人大已开展50余次活动,共收集群众意见60余条,现场办理解决50余条,解决民生实事9个,化解矛盾纠纷5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