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网格”护航茂南高质量发展


■记者 董玉奎 通讯员 陈祖东 刘霞青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茂南区深入推进“1+6+ 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统筹整合全区资源,突出网格服务管理,创新打造“好心网格”茂南新样板,去年以来,办理网格事件106902件,办结率99.8%,服务羊角镇45个重大项目建设落地,加速茂东片区成型成势;推动露天矿公园、油城墟的建设,助力金塘镇入选省级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红旗街道滨河社区创新推行“好心网格微治理”、“楼梯好心管家”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公馆镇蒲炉塘村紧抓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创建源头治理示范村。
  加强资源整合 夯实网格基础
  一是整合组织力量。区领导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手,高位推动。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组织书记主动作为,形成上下联动工作体系。全区网格全覆盖建立网格党支部或网格党小组,由党组织统筹引领网格内各项工作。二是整合硬件资源。协调场所升级改造建设90㎡区级网格调度指挥中心,配备7.2㎡大屏幕以及办公硬件,发挥区网格办的指挥、协调、调度作用。三是整合人力资源。成立茂南区网格办,落实3名政府雇员任专职工作人员。把原计生专干转任专职网格员,充实网格员队伍力量。提请区委明确专职网格员由区卫健局转由区委政法委管理。发动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和人员加入兼职网格员和信息员队伍,河东街道成立茂南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发动70多名美团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信息员,发挥他们走街串巷、进楼入户、熟悉地情的职业优势,化身流动信息员。
  规范入格程序 实现事件高效办理
  一是明确网格职能。把各类职能网格整合成“一张网”,承担基层社会治理基础数据核实、信息采集、宣传教育、矛盾化解和隐患排查等职能。二是抓好入格事项管理。印发《茂南区网格工作事项入格管理制度》,明确入格事项和程序。三是创新开展“一长四员”好心网格模式。配置网格长和网格员、信息员、调解员、巡防员,由“四员”推动事件发现、上报、调处和应急处理高效闭环处理。目前,全区共有网格长249名、专职网格员249名、兼职网格员1670名、信息员11950名、调解员2338名、巡防员1198名。
  建立健全机制 保障长效运作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茂南区好心网格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置总召集人和召集人,由联席会议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二是健全网格事件制度。建立《茂南区网格工作事项入格管理制度》,规定入格事项要求和审批程序;印发《茂南区网格事件分级处置制度》,对事件按紧急情况进行分类、分级,提高网格事件处置时效性;建立健全《茂南区网格事件规范录入制度》,规范事件的录入。三是健全网格员管理制度。制定《茂南区网格员管理办法》《茂南区网格员培训管理制度》等制度。去年以来,区、镇(街道)两级组织网格员培训56场次,今年组织网格员到珠海金湾区红旗镇、平沙镇,佛山禅城区石湾镇街道以及阳西县织篢镇参观学习,不断提高网格员业务水平。四是健全积分评价体系。线上依托“粤治美”积分服务平台,线下探索“道德积分制”“红色积分超市”等。以金塘南埜村委会为例,目前该村累计已达3.9万分,2013人参与积分制,全村自2021年以来“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五是落实好保障机制。从2024年开始,区财政纳入预算每年安排好心网格工作经费;今年7月,明确区财政专项经费用于专职网格员和区网格办人员专项经费。此外,区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以案定补专项预算经费,为好心网格实体化运作提供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