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桥镇坚持“大手牵小手”

全力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通讯员 杨舒司 禹贵强
  本报讯 为积极贯彻儿童友好理念,全面整合辖区资源,近年来,笪桥镇采取“妇联+学校+村(社区)+社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模式,多措并举,以满足儿童需求为出发点,在拓宽友好空间、创新友好活动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儿童参与,为儿童提供课后辅导、心理咨询、安全教育等多形式的关爱服务活动。
  笪桥镇充分依托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面向儿童及其家庭搭建儿童服务阵地,各站(所)内均设有农家书屋、多媒体阅览室、美术室和活动室等多个儿童友好空间,笪桥镇还组建了一支由妇联、学校、社工、村(社区)、大学生所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参与到贯彻儿童友好理念建设中来,常态化开展各种儿童公益活动,例如,组织儿童在友好空间里开展“护苗绿色书签”手抄报评比、诵读经典、绘画比赛、演讲、“读书分享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给儿童带来了快乐的陪伴,还丰富了儿童课余生活,开拓了视野。
  依托红色资源,大力开展红色实践活动。笪桥镇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柑村有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革命烈士陵园、化州市委党校柑村校区、锡光楼、叶宗玙烈士故居等,该镇通过采取“妇联+学校+村(社区)+社工+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模式积极组织学生们到柑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并通过开展“我是小小讲解员”“我是小小分享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儿童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使儿童成为柑村红色故事的宣讲人,成为传播红色基因的小使者。
  此外,笪桥镇为全面推进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还开展了防暴力、防溺水、防性侵、绘画艺术、非遗剪纸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儿童全方面健康快乐成长。
  如今,笪桥镇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据了解,今年以来,该镇已开展一系列关爱未成年人的服务活动,服务人次达7000人以上。今后,该镇将继续采取“妇联+学校+村(社区)+社工+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模式,持续宣传儿童友好理念,强化儿童参与,全力打造儿童友好社区,共绘儿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