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三资”问题 守好村集体“钱袋子”

今年以来,化州市以“三资”集中整治成效回应群众关切,尽心守护民生福祉


■记者 邹慧 通讯员 李诗慧 董天忠
  本报讯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群众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今年以来,化州市以助推“百千万工程”为目标,坚持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以鲜明态度、超常举措、果敢行动纵深推进农村集体“三资”集中整治,抓好办成了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以整治成效回应群众关切,尽心尽力守护民生福祉。
  压实责任,高效推动“三资”专项整治。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成立“三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组织召开安排部署会、工作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压实责任落实,精心组织实施。
  出台《化州市2024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收益分配过程等方面全面开展自查,梳理存在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原因,从根源遏制问题发生,确保该市村集体“三资”监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截至目前,累计推动纠正问题合同655份,排查租金过低、超法定期限、合同文本不规范等问题合同1102份,通过重签合同,补充协议,约定租期、租金等方式累计提高村集体收入42.93万元。
  协同发力,推动“三资”清理走深走实。坚持把“三资”清理作为增加村集体增收的重头戏,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监督管理的意见》《化州市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工作指引》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该市纪委监委、农业农村、司法、财政等职能部门联合成立工作组,协同发力强力推进“三资”清理:截至目前,通过对23个镇(街道)督导检查,发现问题18个,并第一时间反馈至相关镇(街道)督促整改,如推动纠正良光镇租金过低问题合同3份,提高村集体收入4.6万元。
  严肃惩治,守好群众“钱袋子”。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村(社区)集体“三资”问题,紧盯村(社区)“一把手”监守自盗、侵占挪用、违规处置集体“三资”及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等突出问题,严肃执纪问责。截至目前,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29件,立案5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挽回集体经济损失33.24万元,向该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发送纪检监察建议8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