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跑出“加”速度

近年来,化州全市已累计开展40余期电商技能人才培训班,培训学员超4000人次


■记者 邹慧 通讯员 陈家浩 董天忠
  本报讯
近年来,化州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用活“新农人1234工作法”,初步营造尊才爱才的用人单位小气候和聚才用才的全域干事大生态,有效激活人才赋能乡村振兴的第一动力。
  聚焦重点任务,打好“驻镇帮镇扶村牌”。紧紧围绕推进强县带村各项重点任务,选优配强帮扶人才队伍,持续推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走深走实;坚持“好中选优、配优配强”原则,选派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共181人,其中兼驻村第一书记的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65人。
  聚焦关心关爱,打好“电商服务保障牌”。抢抓电商发展机遇,坚持电商平台助农、技术培训扶农、电商人才兴农,着力打造“1+23+N”电商服务体系,实现市镇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为加快发展和培育一批具有前沿电商经验的农村人才打造了前沿阵地。近年来,该市已累计开展40余期电商技能人才培训班,培训学员超4000人次,从事电商行业的“新农人”已超千人,逐步形成符合化州形势发展要求、乡村振兴实际需要的农村电商人才队伍。
  聚焦作用发挥,打好“双创平台应用牌”。用好全省首个镇级农业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园这一平台,一手抓“硬设施”,一手抓“软服务”,为创业青年提供生产第一步到获利最后一步的全链条帮助。自孵化园开始试运营以来,已有15家企业率先进驻,提供专家诊断和技术咨询13次,帮助入园初创企业争取金融贷款98万元。通过孵化园的资源集聚以及进驻企业带动下级,以新塘村为核心点的产业集群逐渐凝聚,水果集散的规模逐步增大,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提升。目前,新塘村集体经济从2021年9600元增加至2023年25万元,翻了25倍。
  当前,化州市坚持“筑巢引凤”,着力打造人才聚集高地,让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之中,创新人才使用方式,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以人才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