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老”难题 托起“夕阳红”

化州对该市23个镇(街道)养老中心进行升级完善


■记者 邹慧 通讯员 陈杨官 董天忠
  本报讯
今年以来,化州市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聚焦农村老年群体实际需求,以“一老一小”服务为抓手,创新举措,举全市之力破解“老”难题,不断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持续推进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让老年人享受多元化养老服务。把养老服务作为今年民生实事重点项目之一,加大资金投入,持续推进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对全市23个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资源整合,进一步完善相关功能,常态化开展上门走访、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助餐等服务,做到有场所,有人员、有服务、有台账、有制度、有保障。
  持续推进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全面织密兜牢民生底线基础上,先后投入资金66.9711万元对全市20间镇级敬老院实施升级改造工程,对老人生活、活动区域进行适老化改造,升级改造卫生间、院内通道硬底化、建设无障碍通道设施、安装走廊通道防晒防雨棚、明厨亮灶,添置视频监控、空调、冰箱、电视机、坐厕、扶手、娱乐设施、运动健身器械等,养老服务质量大幅度提升。
  持续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让“有碍”变“有爱”。将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切实提升农村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今年以来,先后投入640多万元对1100户特殊困难家庭实施老年人适老化改造项目,通过对困难老年人家庭生活环境、设施的改造,提高老年人日常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
  深入推进长者饭堂建设,让老年人生活更舒心。聚焦高龄、失能、独居、留守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和助餐服务成为老年人的普遍需求,探索实施“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集体添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多元化运营模式,深入宣传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全市长者饭堂建设,已新建成运营长者饭堂5间,建成运营的长者饭堂为社区及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要。
  进一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服务,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聚焦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鼓励、引导社会力量新建并投入运营2间民办养老机构,进一步丰富全市养老服务供给,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持续推进医疗养老深度融合让养老更有“医”靠。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医养结合服务,大力推动29间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了医疗合作协议,投入500万元推动新安卫生院医养项目、南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项目、官桥敬老院医养项目等3个医养项目建设,进一步破解高龄、失能、失智等老年群体“养老难、看病难、护理难、康复难”等“老大难”问题。
  持续推进老年人关爱探访工作,当好特殊困难老年群体的“贴心人”。聚焦农村特殊困难群体现实需求,探索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走访关爱老年人服务活动,全市累计上门巡访服务老年人10.7万人次,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得到有效看护,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和其亲属在外务工就业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