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电白区沙琅镇
强有力“三招”共塑社会治理新“枫”貌
■记者 严志强 通讯员 李洋波
本报讯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全省多元共治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现场会精神,着力推进“1+ 6+N”工作体系建设和“平安乡村”建设工作,电白区沙琅镇坚持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投”三大原则,以三项有力举措发挥综治中心实战支撑作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塑造新时代沙琅社会治理新“枫”貌。
党建引领“大格局”
沙琅镇创建并持续优化矛盾纠纷四级联调工作机制,立足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五级网格化管理,建立起“党建引领、一网覆盖、四级联动、全民治理”矛盾纠纷化解格局,并通过“党委统筹、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形式,构建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助力沙琅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该镇党委成立镇综治中心领导小组,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完善镇村两级综治中心“五室一厅”,按照“四个一”的管理机制(即一套机制、一个中心、一张网格、一支队伍),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一张网模式”,实现“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形成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大格局。
“一站”服务强阵地
“我本以为要找到镇领导反馈,没想到去镇综治中心一说,问题就解决了。”日前,村民老朱的房屋水巷纠纷问题得到解决后,心里乐开了花。沙琅镇在全镇范围内建立19个镇村综治中心,镇综治中心实行职能部门进驻办公制度,制定常驻、轮驻、随驻人员安排表,明确综治、司法、公安、共服务、妇联、团委等部门干部长期“坐诊”,应急、交通、市场监管、教育、卫生等其他部门干部随时进驻“坐诊”,形成“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一站式”服务,解决群众来信来访、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需求诉求。自综治中心设立部门进驻以来,已成功解释了因政策调整、事务办理等方面引发的信访诉求35宗,有效地化解了群众的矛盾和不满情绪,增强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队伍“专业”保平安
只要村中出现矛盾纠纷,五级网格员黄欢欢就会穿上红马甲,赶往现场,耐心调解双方纠纷。沙琅镇依托五级网格化机制,组建专属服务团队,汇聚了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村(社区)干部、民警、律师及网格员等多方力量,每周三上午固定开展“组团式”包联服务,为群众解决土地纠纷、垃圾清理、法律咨询、业务办理等一系列热点、重点、难点问题。2024年,帮助群众解决热难点问题84件。同时,沙琅镇通过开展调解纠纷、“法律明白人”等培训班3场次,全面提高100余名镇村年轻干部调解矛盾的业务能力和法治素养,真正实现将矛盾纠纷解决在镇村一级,为建设独具魅力的滨江小城夯实了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治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