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约评论员 崔耀奇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新质生产力内涵时强调,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创新发展在新发展理念中居首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创新发挥主导作用。
  县域兴,则中国强。县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强调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奠定扎实基础。
  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部署,以创新、引领为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壮大、发展县域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交出了一份份出色的“答卷”。
  因地制宜谋划、激发县域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即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适合当地的发展策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需充分考虑当地具体情况,发挥突出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我市统筹发展规划,结合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全力推进“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五棵树”中荔枝树、龙眼树主要分布在高州、电白、茂南;化橘红主要在化州,三华李主要在信宜,沉香主要在电白。这“五棵树”并非普通的树,从选育种“芯”到种植、数字化管理、经营,无不凝结着新农人及科技人员的智慧。而“一条鱼”(罗非鱼)、“一桌菜”(预制菜)同样蕴含着生产经营者的智慧和汗水。“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产业前景广阔,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澎湃,成为我市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为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了县域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我市各地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一是以品种改造为突破口,更新提升产品品质。近年来,茂名持续推进早、中、晚熟荔枝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全市完成荔枝品种改良7.19万亩,改造荔枝低效果园21.54万亩,白糖罂、妃子笑、桂味等优质品种率提高到80%。化橘红严格推广原产地认证、标准化种植;电白沉香以品质优良的奇楠替代传统品种;信宜钱排的“银妃”三华李质优价俏、享誉一方。二是在产业体系各环节采用智慧化、数字化、绿色化新技术,各地的智慧果园、病虫害数字技术防控共享,荔枝、龙眼、黄皮等水果冷冻保鲜技术得到推广。三是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确保生产经营者致富增收。在新质生产力的加持下,传统产业焕发生机,保证了产品优质,助力“百千万工程”。
  科技创新催生、发展县域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壮大新兴产业,完善现代产业体系。电白区以项目为王,以前瞻眼光,坚持创新驱动,着力布局、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秉承“百千万工程”东风,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突出制造业当家,构建产业载体和发展平台,在谋划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当前,电白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发展新项目,突出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发展绿色建筑业、培育壮大口腔义齿、南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口腔义齿产业园、南药墟文化产业园建设,加快“欣旺达电白基地”延链、“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拓链,欣捷安项目二期、百强电子项目年内投产,三翼新能源公司签约落地等等,构建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创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加快项目建设发展,催生、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开放服务意识,营造县域发展新环境。电白区坚持“制造业当家”,多措并举促招商。区党政“一把手”积极走出去,主动与国内大企业联系,多次前往深圳、东莞、广州、佛山、苏州等发达地区开展考察和招商工作,并召开座谈会,与企业负责人、乡贤等亲切交谈,叙乡情、共谋电白发展。驻外招商工作组长期驻点深圳、东莞,重点对接意向企业,与企业对接入驻事宜,商讨合作细节。通过加大开放力度、招商引资、强化区域合作、优化政策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入,加快形成县域新质生产力,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城乡一体、镇域联动推动县域发展新融合。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镇村区域的发展差距,推动形成协调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近年来,我市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村镇经济依托特色产业得到较好发展。如我市几个“样板墟”特色产业发展热力不减,特色农业产业也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能够带动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