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化州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
■记者 梁雪玲 通讯员 杨礼圣 董天忠
本报讯 近年来,化州市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强土地流转,通过耕地出租、土地入股、转让、互换等多种流转形式,有效解决农村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规模化农业种植,提高土地能效,实现农民增收。截目前止,该市确权承包耕地面积67.1万亩,已流转面积39.93万亩,流转率达到了59.5%。
健全服务体系,增强土地流转活力。该市全覆盖成立1个市级流转服务平台、23个镇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334个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提供土地流转宣传咨询、合同指导、沟通协调、土地整合、信息收集发布、经营主体引进等服务。并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平台,通过电子竞投(竞价)公开交易、规范管理,为土地流转提供了有力支持,确保了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创新经营模式,提高规模效益。该市在土地流转工作中,通过推行“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新型经营模式,将分散农田整合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规模效益。如新安镇新塘村通过“土地流转+生产托管”的模式统一作业,使青柚每年每亩抚管成本降低至4000元以下,降幅达20%;争取新型托管主体合作,打造了东山街道博龙村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林尘镇尚书堂村贝贝南瓜种植示范基地等21个合作示范基地,总面积8500亩,形成了一批乡村振兴的亮点工程。
推进土地流转,激活村集体经济。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集体土地资源的经营、利用和监管作用。一方面,村级通过鼓励村民将土地以股份形式反向流转到村委会,以“村社合一”的形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与村民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链接模式,探索共同增收的致富之路;另一方面,村委会将村民土地集中起来再统一流转给其他经营主体经营或专业大户,签订合同给村民支付土地流转费或者保底收益。如新安镇山西村,引进多个种植大户,流转工作1500亩土地种植番石榴、黄皮果、甘蔗、香蕉等农产品。
化州市将持续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以‘集中、连片、规模’为目标,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实现农民和集体双增收,让土地‘活’起来,粮仓‘鼓’起来,村民‘富’起来,为农业现代化增添活力,让乡村振兴在新的起点上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