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滨海新区796名三防责任人进入“战时”状态,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之百”和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工作措施

4218艘渔船全部回港避风


■记者 严志强 通讯员 凌永超
  本报讯
9月4日,在台风“摩羯”来临之际,茂名滨海新区迅速响应,全区共796名三防责任人进入“战时”状态,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之百”和临灾排险“八个再查一遍”工作措施,并根据滨海新区的地理位置、主要产业、辖区管理等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防御措施。

  干部靠前指挥落实防御措施
  9月4日,省应急管理厅总工程师何胜庄率省防台风督导工作组到滨海新区督导重点领域台风防御工作,分别前往博贺码头、浪漫海岸景区指导做好台风“摩羯”各项防御措施;副市长梁荣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抓实抓细各项防御工作,作出指示,要求两镇及区各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台风防御工作;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叶秀新高度重视三防责任落实,组织召开专题会议部署防御工作,并率队到东华能源、爵山海堤等重点场所督导防台风工作;区分管领导张有钦总工程师提前率队到海洋综合执法大队及两镇督导防台风工作落实情况,重点检查渔船回港避风和值班值守工作;区三防办负责人组织各部门到各景区、野景点,抓好防台风防御工作落实。区三防办、区应急管理局全体人员根据应急响应期间工作方案,迅速进入状态,组织派出3个督导组深入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督导防御工作落实情况。

  严格落实防台风“六个百分百”
  据了解,滨海新区4218艘渔船于9月4日12时前已全部回港(本港避风4074艘,外港避风144艘),目前渔民正在有序卸货,已做好人员上岸准备,确保9月5日12时前全部上岸。渔排养殖场107个,渔排养殖人员267人已全部上岸;海洋牧场2个,网箱112个,转移养殖人员23名。在港船只已全部落实固定、加锚等安全防御措施。
  滨海新区3家旅游景区已于9月4日19时前全部暂停对外开放。放鸡岛景区已于8月份关停,剩余14名员工留守,无游客;浪漫海岸景区、冼太故里景区已于当天中午严格控制游客人流,并于19时前关停。
  辖区内需临灾转移人员62户,应转移人员133人,已网格化落实镇村干部对接,做好临灾转移准备。低洼隐患点两处(电城镇白蕉村和莲头村),其中白蕉村已完成海堤建设,消除低洼隐患点,莲头村已完成大部分海堤建设,剩下3户10人需临灾转移。29个在建项目已全部暂停施工,应转移施工人员631人,截至发稿前已转移249人,剩余382人正有序转移。

  强化管理与会商研判
  滨海新区共有危化企业2家,其中茂名石化第三作业区(北山岭油库)原油储罐45个,总库容达432.5万立方米;东华能源配套库区、储罐、码头和管廊已完成建设并运营储存丙烷7.6万吨。区三防办、区应急管理局常态化覆盖检查危化企业防汛防风工作,督促指导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同时,将视灾害天气影响情况和响应等级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安全员入驻东华能源监控中心,实施24小时联合监测预警,并安置布控球实时动态监测潮位变化,拉起警戒线严禁群众靠近、垂钓,并前置应急抢险物资,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严格执行会商研判机制,启动应急响应期间,严格执行24小时联合值守机制,强化与市气象部门、南海预报中心沟通联动。截至发稿前,累计滚动发布预报预警信息98条、台风专报7期和重大天气专报17期,并通过“村村通”大喇叭平台、公众号、微信群、敲门入户等方式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有力指导各镇各有关单位提前落实防风工作,提醒群众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同时,辖区内2个镇及各村(居)委会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村民微信群等方式加密台风预警预报信息发布,确保预警预报到户到人。

  强化值守与抢险准备
  电城镇、博贺镇及应急、消防、公安等部门严格执行24小时备勤制度,滨海新区三防办主要负责人24小时带班值守,重点防风行业部门业务分管负责同志24小时值班,在台风响应期间,增派值班人员参与值班值守。同时,落实52支基层党员先锋抢险队552名综合应急救援队员,随时保持临战状态,确保队伍“拉得出、用得上、能战斗”。
  据了解,目前滨海新区救援装备物资齐全,并向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前置抢险救援物资一批(救生艇、雨衣、雨鞋、头灯、应急灯、沙包袋、油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