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莅茂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
学深悟透 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记者 曾金妍 通讯员 俞植茵 陆昊明 杨智浩 文治平 黄柯 潘嘉妤
本报讯 为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茂名落地生根,贯彻落实省委宣传部《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年度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实施方案》部署要求,9月2日,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到茂名市委社会工作部,以及各区、县级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
市委社会工作部专场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姜帆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姜帆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题,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起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现代化成就”“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四大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进行了深刻讲解,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
我市市委社会工作部全体干部,市属各行业党委负责人、党务工作者和下属相关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者、党员代表等200多人参加宣讲活动。
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场
在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会场上,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史欣向和助理教授吕房艳分别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茂名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应有贡献》和《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题作专题宣讲。两位教授宣讲内涵丰富、脉络清晰、联系实际、论述精辟,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针对性,对于茂南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开展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讲的重大意义,全面理解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茂南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上来。要深化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对共建,借力推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文化文艺、科学普及、法律服务等活动,为社会基层治理注入新活力,发挥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平台优势,结合茂南实际,积极策划开展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打造独具茂南特色的文明实践活动品牌。
电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专场
在电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会场上,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常莉进行授课。常莉以《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题,运用深入浅出、简明扼要的话语,将授课内容按照意蕴、积淀、铸魂、载体、结合和赓续为线索分成六个部分,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系统的讲解,详细分析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与特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演进以及承载方式。
在茂名市电白区那霍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慧鹏以《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题,结合实际案例,从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老龄化的现状、变化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讲述了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方向,深入阐释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让与会人员对新时代如何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有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和感悟,对那霍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会议强调,全镇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认识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结合那霍发展实际,用“百千万工程”这把“金钥匙”打开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助力乡村振兴。要以结对共建宣讲为契机,推动基层理论宣讲走深走实,切实增强理论武装工作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的实效性,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高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专场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分别到高州市潘州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曹江镇荷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宣讲活动中,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赖锐、王宁分别以《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为主题进行了宣讲。其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从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已经历的阶段和取得的成绩、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的新任务新形势、文化体制改革的突破点与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前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共同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全场听众受益匪浅,收获良多。
信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专场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刘永深、袁文华到信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东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刘永深在信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了以《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的宣讲,深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袁文华在东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以高质量党建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将乡村振兴战略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视野加以考察,探讨了党的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对策建议。
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专场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化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对共建宣讲会在鉴江街道东方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召开。
会上,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黄越泓作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助理教授朱云作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健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
宣讲中,黄越泓首先为参会人员介绍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代背景,对《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分析,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并从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立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方面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朱云则以深入领会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意义为切入点,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抓实抓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大任务举措,并通过广东、江浙两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讲解江浙经济发展模式的可借鉴意义,进一步向参会人员阐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让与会同志受益匪浅。
各地各单位与会听众纷纷表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行11人的宣讲活动,主题鲜明、站位高远、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听了宣讲报告后深受鼓舞,对全会精神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将以此次宣讲为契机,进一步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立足本职工作,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部署落细落实,以奋发有为的责任担当推动全会精神在茂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