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激活“镇”能量 铺就振兴路
沙琅:滨江小城 风情客乡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茜 通讯员 阳隋 图/视频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岑稳 杨瀛

沙琅镇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镇。

沙琅镇街道宽敞整洁。


沙琅镇新城公园一隅。

沙琅江碧道。

尚塘新寨村集中规划了农家小苑。

工人们在加工沉香文玩手串。

居民在新城公园自娱自乐。

美丽的尚塘村。


扫一扫更精彩
美丽客厅门庭若市、沙琅江河道碧波荡漾、新城公园绿意盎然、城镇道路四通八达、微工厂带富增收……近日,记者走进沙琅,一个个民生项目持续推进,一处处喜人变化暖人心扉。沙琅镇作为我市首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他的“出圈”的密码是什么?
自省委部署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沙琅镇党委、政府按照省委、市委、区委工作要求,坚持以“头号力度”推进“头号工程”,以“百千万工程”牵引高质量发展,按照“魅力滨江小城、客家风情小镇”的定位,深入挖掘沙琅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以多创特色、多出亮点,多争出彩的建设思路,加快推进沙琅镇焕新蝶变。
做规划 为镇域发展绘蓝图
沙琅镇紧抓首批典型镇和3个典型村培育建设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苦干实干,奋力打造独具魅力的滨江小城。
主动融入大局,立足市“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结合电白县域副中心定位,着力打造茂名东北极上新极点,辐射带动电白北部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明确发展方向,明确“魅力滨江小城、客家风情小镇”定位,仔细梳理综合服务、商贸氛围、生态环境、镇域经济等方面短板,列出问题清单,制定创建目标,通过一年夯基补短,三年提阶完善,五年内基本建成独具魅力滨江小城。优化发展结构,按照“魅力滨江小城、客家风情小镇”的定位,梳理“山水入城(一芯一环一城)三轴六组团多节点”的圩镇结构,以水岸活力、江南大道、产业发展等六大组团开发为抓手,释放沙琅客乡和江城魅力。
强经济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
乡村要振兴,潜能如何激发?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沙琅镇深入挖掘沙琅豉油、南药、龟鳖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培育谭儒萝卜等新兴特色产业,以产业为乡村发展画卷“上色”,走出一条因地制宜、民富村兴的路子。
“在家附近务工,能照顾家庭还有收入。”在沙琅镇谭儒村微工厂,南华村村民邱炳初开心地说,如今的生活让邱炳初觉得安稳又踏实,在谭儒村微工厂,村民通过“土地租金+工资报酬+股金分红”在村里过起了红红火火的日子。近年来,谭儒村在沙琅镇党委、村党支部的大力支持和带领下,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对谭儒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度探索,通过建链、延链、补链和强链形成了一个致富增收的乡村振兴“微工厂”。而谭儒村“小萝卜大经济”的产业发展之路只是沙琅镇推进“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沙琅镇作为“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区有关部署要求,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机制为引领,以做大做强“土特产”文章为方向,推行“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与村(社区)干部奖励待遇挂钩”制度,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
念好“土”字诀。立足本土农业资源和自然禀赋优势,深入挖掘沙琅豉油、南药、龟鳖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谭儒萝卜、琅西沉香、坡富红糖等特色产业,沙琅凭沉香获评“全国农业产业强镇”,鱼花力江、森海沉香、谭儒种植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构建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打好“特”字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响“沙琅”字号特色产业品牌。紧抓时代风口,发展电商经济,全镇龟鳖、沉香等各类“土特产”卖货电商超1400家,年销售额超2亿元。
唱好“产”字歌。主动延链补链强链,升级产业、形成集群,多维度深层次让“土特产”增值。采取农村包围城镇工作思路,发展乡村振兴“微工厂”,引导产业全面转型升级。谭儒村建成15亩加工基地;尚塘村投资建设龟苓膏加工厂;琅西村建成沉香公社,实现沉香种苗培育、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发展。集全镇之力推进沙琅豉油豆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打造区域性产业中心,辐射带动电白北部山区乡镇产业标准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
美村居 擦亮人居环境底色
村道宽阔整洁、庭院干净漂亮、公共基础设施完善……行走在沙琅镇尚塘村、琅西村,处处皆是景,举目满眼新,和美乡村建设焕发着勃勃生机。“活动场所多了,环境大变样,我们的家园也建设得更加美好了。”村民笑着说道。
沙琅镇通过“三利用”(利用闲置荒地、利用废弃材料、利用本村工匠),建设前种菜后养鸡的小苑——农家小苑,并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分配、统一管理,在集中圈养家禽的同时用家禽产生粪便给瓜果蔬菜施肥,既切合农家生活习惯,又成功破解了困扰已久的农村“脏、乱”难题,真正提升了资源利用率、乡村颜值度和群众幸福感。目前,沙琅镇规划建设“农家小苑”40多个,深受农民群众欢迎,有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相关经验得到广泛推广。
如今,行走在沙琅镇,可以看到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文明乡风传承,秀美活力的乡村新貌愈加清晰,一幅“有产业、有颜值、有活力”的生动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