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绿”字文章 为“百千万工程”注入绿色动能
电白区已完成植树面积282.68公顷,总长740.44公里,种植树木21.69万株,完成年度任务的195%


电白区旦场镇镇村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到蕉仔村开展植树活动。
■记者 柯小瑛 特约记者 王全明 通讯员 刘绪良
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去年以来,电白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县镇村全域绿化,积极作为、多措并举,聚焦规划引领、产业融合、全民参与打好增绿、用绿、护绿“组合拳”,全力做实“绿”字文章,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截至今年7月底,该区已完成植树面积282.68公顷,总长740.44公里,种植树木21.69万株,完成年度任务的195%。
聚焦规划引领精心绘制绿美“一张图”
结合“百千万工程”的总体要求,坚持规划引领,以“一镇一方案、一村一图一计划”的实施理念,精心绘制了城区、圩镇、乡村的绿化美化工作“一张图”,并以此为指引,全面推进各项绿化美化工作。今年以来,电白区实施党建引领绿美电白行动,投入2.2亿元,对21条城区主干道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绿化,主城区首位度、吸引力、承载力和宜居指数持续提升。在城区整治方面,以“拆违建绿”“降围透绿”“闲置植绿”为抓手,大力整治提升城区绿地面积、打造绿道网络、提升公园绿地品质,努力构建“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城区环境。截至目前,电白已整治提升城区绿地面积约47400平方米,水东大道、海滨大道等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绿化水平显著提升,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18%。在乡村绿化方面,则注重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和村庄规划特色,实行“一村一策”的绿化美化方案。其中,通过大力打造村庄公共休闲绿地、绿化景观路、美丽庭院,已完成“百千万工程”首批12条典型村的绿化美化工作。据统计,目前该区已打造村庄公共休闲绿地71处、绿化景观路133条、景观生态林9个、美丽庭院8822个,绿化提升国道2条、省道3条、城区主干道28条,精心打造绿美示范带46公里、绿美精品线路6条,建设森林乡村2个、古树公园1个。城乡“绿、靓、美”的景观品质不断提升。
聚焦产业融合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依托资源优势,注重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沉香、荔枝等特色经济林产业,全链条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目前,电白沉香入选“广东省首批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全区种植面积已逾12万亩,年育奇楠沉香木苗3000多万株,占全国市场的80%以上。截至2023年底,电白沉香加工、销售企业已达6500多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加工产品涵盖工艺品、化妆品、沉香茶、沉香香精、沉香饮片和中成药等100多种,产业年产值超40亿元。依托丰富的山海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旅康养、观光研学等新兴产业,深挖冼夫人文化、沉香文化、建筑文化、海洋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串联区域内各大旅游景点和生态资源点,打造了多条精品生态旅游风景线路。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区共接待游客409.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6.76亿元,同比增长15.75%。
聚焦全民参与增强绿色发展“影响力”群策群力,大力号召该区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党组织发挥表率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广泛开展“苗木认领”“我为家乡添片绿”等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对绿美生态建设的关注和支持。今年,该区筹集绿美生态建设社会资金达5000多万元,累计种植树木超8万株,打造了超过400片独具特色、风景秀丽的主题林。将绿美生态建设与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积极推广“有喜事来种树”的经验做法,引导群众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都把植树作为重要的庆祝方式。迄今为止,该活动已成功举办810多场次,加深了人们对绿美生态建设的认识与认同,丰富了文化内涵,让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与群众携手植“绿”,营造出“全员参与、全民动员、全面抓乡村绿化”的浓厚氛围。据统计,该区共992个党支部、4.7万名党员带头开展义务植树、认捐认种活动1349场;11.4万名志愿者以满腔热情加入“绿色行动”,为“绿美电白”凝聚干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