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化州实践

化州市人大东山街道工委一周改通“难行桥”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梁郁文 通讯员 曾楷瑞 梁杰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最近,化州市人大东山街道工委听民声、解民忧,一周改通樟九“难行桥”,用实际行动展示“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风采,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成效打造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化州实践。
  履职尽责,当好民意“倾听者”
  7月9日,化州市人大东山街道工委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茂名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惠灵,化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江海晖以人大代表身份接待选民,面对面倾听民情民意,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樟九桥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周边群众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要道,桥面破损、凹凸不平、栏杆脱落,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希望代表能协助解决。”儒教位桥村的梁叔说。
  接到群众诉求后,江海晖当即带领其他人大代表深入现场,实地察看樟九桥的现状、交通流量及周边环境,并与化州市公路事务中心研讨,拟定改造方案。
  以身作则,跟踪督办促改造
  7月10日,化州市人大东山街道工委组织代表到村委会对接研究改造方案,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同时,聘请施工队进场实地测量,收集详尽的数据资料,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反复研究、论证,制定施工方案。
  7月11日,在代表的密切跟踪督办以及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樟九桥改造工程正式动工。
  要进度,更要保质量。人大代表们深入施工现场,全面了解项目工程的进展情况,察看修建流程,紧盯每个环节,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积极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7月17日,也就是开工后仅一周时间,在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投资10万多元的樟九桥改造工程竣工了。改造后的樟九桥全长65米、宽8米,桥面坚固平整,并加设了防护栏。昔日的“沆洼桥”成了“安全桥”“民心桥”。
  持续发力,强化监督惠民生
  “改造樟九桥,人大代表功不可没,他们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村民的称赞之声不绝于耳。
  “这座桥改造后,我们出行和耕作更安全、便捷了。”周边的村民每每提及修桥之事,脸上总洋溢着笑容,连连为代表点赞。
  “民生连着民心。”化州市人大东山工委负责人表示,要继续紧盯“关键小事”,组织开展更多代表主题活动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让代表作用发挥更好服务群众,不断推动解决“民生微实事”,努力构筑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