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绘绿 山野芳华

信宜市贵子镇平民村充分利用“四旁”五边”见缝插绿,建设美丽庭院,打造山野绿美乡村


鸟瞰贵子镇绿美如画。

黄金发例行巡山护林。

平民村志愿者细心管护花木,美化村道。

平民村绿美庭院鸟语花香。

平民村绿美庭院。

满眼翠绿的平民村村道。

连通贵子镇与茶山镇的绿美榕大公路。


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严志强  实习生  冼佳杏  通讯员  江林增  陈国隆
图/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颜东
  近日,连续降雨后天气转晴,信宜市贵子镇平民村的护林员黄金发早早就骑车上山,只为察看榕大公路两旁新种的数百株小叶紫薇树苗。“种树可以美化这条路,还能稳固地质。建设公路的过程很曲折,沿路植树更彰显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决心,必须保住。”黄金发坦言,他既是一名护林员,也是平民村的一分子,保护绿水青山,当仁不让。
  贵子镇林业资源丰富,共有林地面积12840.31公顷,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而黄金发所在的平民村则是该镇绿美乡村的典型之一,近年来,干群同心共绘绿美新画卷。
  立足实际科学造绿
  驻村领导干部、村两委干部实地走访,统一党员干部思想,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召开村民“小板凳”会议,根据村实际情况,广泛动员,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众跟着干”的良好局面。
  为呼吁全民护绿,平民村多次组织党员干部、发动村民群众、学校师生、社会志愿者等人群,开展大型植树活动。贵子镇通过全镇72名人大代表合力,打造贵子镇“人大林”。人大代表通过认捐的模式,每人认捐种植2株小叶紫薇树苗,全镇一共种植小叶紫薇树苗925株,打造的人大林位于贵子镇榕大公路两旁,平民村临近榕大公路,黄金发作为平民村的护林员,就挑起了守路护林的责任。原来的榕大公路地势险要,植被裸露,经过植树复绿、后期护林员的抚育,植被在逐渐恢复。
  “在镇、村的引领下,我们的意识提高了,深刻明白绿美环境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在黄金发的儿时记忆中,大自然的美丽是那样纯真,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不得不敲响保护绿水青山的警钟。在村民看来,黄金发是森林生态知识的传播者,经常深入群众、学校,向村民普及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大家如何爱护森林,保护生态环境。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专业知识,激发更多人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新格局。
  形成合力建设庭院
  要说大山的森林是关键,而村中的门前屋后又何尝不是。平民村把推进乡村绿化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不断巩固现有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并结合本村实际和村民意愿,发挥好村护林员、村保洁员的力量,做好平时“爱绿、植绿、护绿”的宣传工作、做好植树后抚育工作。
  在从省道S369进入平民村党群服务中心,沿途可见村民家门口的“小风景”,或红或青的泥砖砌筑小花坛,或黄或紫的鲜花点缀门前屋后。平民村通过积极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发动群众打造了30多个美丽庭院。“在家里种了桂花,起风的时候,一阵花香,心旷神怡,家园就是花园,风景美,心情靓。”村民陈瑞娇喜欢桂花,香气浓,可泡茶。
  抓“四旁”五边”(即村旁、宅旁、路旁、水旁;山边、水边、路边、镇边、村边)绿美建设,见缝插绿,特别是把庭院建美,改善整村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以“绿”为底、以“美”为要,平民村切实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绿美传承齐心管护
  平民村明确8名村两委干部和2名护林员为全村绿化管护第一责任人。定期对全村的绿化情况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绿化效果持续稳定。树木的管护工作是提升保存率及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核心。通过日常管护,护绿宣传教育等方式,明确管护责任,以确保绿化成效。
  早在2006年,黄金发就已回到家乡。这一决定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也是出于对平民村的深厚感情。对于护林,黄金发有自己的见解,也坚守着自己的初心。“路是人走出来的,如今的森林也是靠大家一起保护的。”这句话正是黄金发坚持护林工作的真实写照。
  如无特殊,每日清晨7点,一人一车一刀一水壶,黄金发骑车前往各处林区。巡林时,他总是沿着熟悉的路径,仔细察看树木生长的情况。“森林是否受损、树木是否有虫害,都要记录并处理。”直到正午,吃过午饭后又踏入上山的小路,每一件装备对黄金发来说都至关重要,“口渴就喝水,怕有蛇就用刀。”
  黄金发肩负起了护林的重任,对森林的爱与责任也将传承下来,成为每一代人共同的使命。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专业知识,激发更多人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新格局。
  山绿了,水清了,村容村貌也随之变好。在平民村,村民们积极参与到建设绿美乡村中来,山村绿意怡人,芳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