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百千万工程·茂名观察
时不我待抓好“典型镇村”规划建设
汤杰华(化州)
抓好“典型镇村”建设,对于推动镇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意义重大,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构件。2024年已过半,完成茂名市第二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规划建设任务刻不容缓、迫在眉睫。为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从深入调研、制定规划、推进建设等三个方面,抓好“典型镇村”规划建设工作。
一、坚持大兴调查研究,厘清“典型镇村”发展思路
一是围绕如何培育乡村特色产业进行调研。一方水土成就一方产业,茂名发展乡村产业最有利的基础条件是其丰富的乡村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生物资源、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等。要围绕乡村具有潜力和比较优势的资源禀赋深入调研,选准特色产业项目,为后续更好地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筑牢基础。如信宜双合村围绕山水做文章,打造了“中国李乡·山水双合”知名旅游品牌;马安村围绕丰富的竹林资源,打造了诗意盎然的马鞍竹海;高州广潭村围绕森林资源,打造了如画卷般的佛子岭森林;化州积田大岭村围绕独特的化橘红资源,打造了驰名中外的“中华化橘红第一村”;电白谭儒村围绕特色萝卜,打造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萝卜产业。
二是围绕如何促成典型示范效果进行调研。我们要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围绕充分发挥“典型镇村”的标杆、示范、引领作用深入调研,坚持精品意识、以点带面,推动“典型镇村”带动当地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围绕如何实现镇村高效联动进行调研。要立足全面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开展调研,谋划推动培育富镇强村公司、富民工坊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壮大村集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让“土特产”变成致富“金疙瘩”,为进一步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夯实基础。如钱排镇谋划以三华李产业为发展核心,延伸三华李产业链,聚焦人居环境整治、风貌提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推动城、镇、景、村、产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带动信宜东部山区发展、吸引大湾区游客西进的“精美小城”和“信宜门户”。
二、坚持实事求是,提高“典型镇村”规划可行性
一是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进行规划。“典型镇村”规划要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在规划中充分尊重镇区、村庄、群众的“主导”作用,聚焦群众所需所盼,鼓励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坚持把群众零散、不系统的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期望和需求集中起来,形成大多数人支持的规划方案,切实杜绝把“典型镇村”建设当作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确保规划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典型镇村”建设,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为“典型镇村”规划建设保驾护航。
二是聚焦现有的经济条件进行规划。“典型镇村”规划要坚持贴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以及当地现有的经济条件,确保实施制定的规划所必需的资源能够充分获取,不会产生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同时,要充分用好用活现有资源,包括乡贤资源、人口资源等,确保“典型镇村”规划能够落地生根、结出硕果,加快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普惠、人居环境舒适、乡村文化繁荣的“典型镇村”。
三是聚焦“典型镇村”考核要求进行规划。省制定的“典型镇村”考核要求,是经过通盘考虑的,对于“典型镇村”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为此,“典型镇村”规划要紧扣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完成的“双十条”要求、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等要求开展,确保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更大突破,让“典型镇村”示范带动效应发挥得更加充分。
三、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抓好“典型镇村”建设
一是突出抓好镇村工程项目建设。要认真把“典型镇村”的规划分解成一个个可行性强的项目,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时间节点,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同时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建设如期完成。要探索推行“众议众筹众创”模式,进一步保障人、地、钱等要素,稳扎稳打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杜绝“半拉子”、烂尾工程等现象,防止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愿工程”变成“民怨工程”。要进一步探索群众参与运行管护的长效机制,完善管护标准、明晰管护责任、落实管护经费、强化监督评估,形成完整健全的“有制度、有队伍、有经费、有群众主体作用发挥、有督查评价”的管护格局,确保各类工程项目建成后运行良好。
二是突出抓好镇村干部作风建设。纪律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推动“典型镇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认真抓好党纪学习教育,推动镇村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围绕促进“百千万工程”的典型镇村培育工作落地见效,以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强化教育培训,实施头雁工程,定期开展擂台赛、辩论赛,谈想法、谈思路、谈举措、谈落实,推动镇村干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切实推进各项重难点工作。要不断完善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落实好“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等机制,推动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坚持听民声、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持续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本领。
三是突出抓好新与旧的融合建设。突出抓好乡村新与旧的融合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典型镇村”建设要坚持抓好新与旧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文章,坚持不复制、不冲突、少矛盾、少浪费、少破坏原则,杜绝搞大拆大建等不良现象,坚持以注重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的理念推动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