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巧用“粤治美”平台
推动乡村治理越治越美
■记者 陈莹莹 通讯员 李艳玲
本报讯 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小组的部署要求,以推广“粤治美”为抓手,探索“村民说、集体议、干部办、村民评”的数字化乡村治理新模式,用数字技术搭建起了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智”理新格局,推动乡村治理越治越美。截至8月8日,全市推广应用“粤治美”平台的村庄1710条,服务群众100多万人。其中五星级村庄168条,居全省首位。茂南区金塘镇金塘村在全国星级排名第2名。
搭建线上“办公台”,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参与者。“粤治美”小程序是一个涵盖乡村治理各方面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粤治美”小程序包含党群服务日记、大事记、三务公开、村居生活、书记说事、通知等10多个板块,囊括乡村生活、乡村治理中的方方面面,功能齐全,为基层群众提供了便捷式服务。村民只需要通过手机微信入驻平台,就可以更快速、更直接地了解乡村的发展情况,还可以在线上参与村级事务的讨论和决策。如上线“村民说事”功能,实现了线上说、议、办、评的全流程处理,大大提高了村级事务的透明度和处理效率,提高村民参与度和自治能力。截至目前,全市依托“粤治美”平台发布村民说事3422件。又如金塘村拟打造“乐龄之家”,提供老年助餐和互助服务,村党委书记将相关事项发布在“粤治美”平台上,交由大家“集体议”,吸引了500多名群众发表意见。
构建线上“公示板”,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监督者。该局充分挖掘“粤治美”平台功能,把“粤治美”打造成为村两委新的宣传阵地、成为村民掌心上的“党群服务中心”。如上线“三务公开”版块,把集体财务收支、申请建房用地审批、低保办理、建房审批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进行公示,让村务在阳光下运行。在“大事记”版块,及时发布村中修路、扩建等涉及公共利益重要事务,方便群众了解村干部工作开展情况和村庄发展信息等,充分保障村民在村级事务管理中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架起干群之间的沟通桥梁,有效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市依托“粤治美”平台发布“三务公开”5150次,发布“大事记”8342件,推动解决问题一批。
组建线上“奖励池”,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受惠者。该局将推广“粤治美”小程序与“积分制”有机结合,把“积分超市”放在平台上,村民可以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活动、村民大会事务、协助调解邻里纠纷、为乡村发展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获得积分,并在“粤治美”小程序根据自己的积分兑换奖品,建立正向激励指标,让村民的每一项文明生活习惯、每一次的道德善行都能得到回应,让“粤治美”真正成为村民喜闻乐见的数字平台,成为乡村治理的好帮手。如马踏镇在“粤治美”平台设立线上、线下民声服务窗口,建立党组织与群众沟通交流新平台,并明确村民向村委提意见建议且被采纳的,可加积分,积分累计一定分数的可兑换奖品。截至目前,全市推广运用“积分制”1225条村,已有904条村将“积分制”录入“粤治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