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校地共建”赋能“百千万工程”
10所高校师生热捧“山水双合”
大学生三下乡助力“百千万”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为乡村墙体彩绘。
■文/图 记者 尹兆平 通讯员 陈子楷 李滋华
本报讯 近日,由广东医科大学、复旦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东莞理工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8所高校约300名青年大学生组成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在信宜市钱排中心小学举行收队汇报检阅仪式,标志着该团队为期10天的“志愿服务+研学”活动圆满收官。
据了解,这支大学生服务队自7月6日进驻信宜市钱排镇以来,分成了12个支队,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围绕乡村墙体彩绘、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康咨询、普法教育、文艺表演、送教下乡、关爱老人等活动内容,每天走村串巷,用辛勤的付出为乡村和百姓送上真诚的大学生服务。他们除了白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还利用傍晚和夜晚时间,走进当地“山水双合”“李花谷”等乡村名胜景区,开展农文旅研学活动,丰富暑期体验和社会实践,增进知行合一。
“名校+名镇名村”、“志愿服务+研学”也为当前广东全省致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开创了一种新的“校地共建”模式。
信宜市钱排镇是因“李”而兴的“三华李第一镇”,是“广东名镇”,是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该镇“山水双合”(双合村)是近年声名鹊起的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村。据信宜市副市长、钱排镇党委书记俞淮竞介绍,今年学校暑假开启以来,除了广东医科大学等8所高校驻地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研学”活动,还有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等名高校师生走进了钱排镇、走进了“山水双合”,开展研学体验活动。名校以名镇名村为基地,以暑期为载体,名名联合,校地共建,对地方而言就能为地方建设赋能加持,对高校而言也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体验和多元的学习机会,提高其综合素质。
10所高校走进“中国李乡”,热捧“山水双合”,也为“山水双合”增加了暑期人气,带来了暑期流量。据了解,近期“山水双合”的客流量比平时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