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崇左谱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赞歌


□ 崇左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钟世佳 黄献山
  夏日的崇左,一步一景,满城皆绿,壮、汉、苗、侗等38个民族在南疆国门大地上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崇左市属于边疆民族地区,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居住比例最高、全国壮族人口最集中的设区市。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视察广西时,勉励广西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继续在民族团结进步上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民族地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在崇左,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唱响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赞歌。
  今年1月,崇左市获命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荣誉的背后,是各族儿女携手同行、共同奋斗的结果,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生动体现。

  兴边富民展新颜
  在凭祥友谊关口岸,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辆辆满载进口水果和出口机电产品的跨境车辆往来不断,排成长龙有序等待通关……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凭祥逐步实现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升级,不少群众吃上了“边贸饭”,守边稳边、富边安边信心满满。
  作为广西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地区和多民族聚居的南疆国门城市,崇左扎实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用好民族经济政策,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补齐短板,提升边疆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打造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的“崇左样板”。
  兴边富民,崇左在行动——
  深入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2023年以来累计推动53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193亿元,促进了糖、锰、坚果、牛羊养殖、边贸加工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加快打造“321”特色产业体系,推动崇左先进制造业、口岸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增速连续多年排名广西前列;发挥“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4年、出口总额连续16年排广西第一,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稳居全国第一……
  崇左的巨变,正是近年来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个缩影。
  放眼当下,边疆崇左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已然翻开了新篇章。
  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民族地区发展能力,各族群众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立足实际闯出增收致富路,崇左各族人民幸福生活蒸蒸日上。2020年以来,崇左市连续三年GDP增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等多项指标位居广西前列,全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美美与共聚人心
  山水崇左,魅力边关,崇左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盛夏,正值丰水期的德天跨国瀑布飞泻直下,蔚为壮观。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与边关风情相结合,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边关旅游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红火的日子,也成为各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和舞台,激发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力。
  依托文旅优势,崇左着力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一幅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宏伟画卷徐徐铺开。
  崇左围绕打造国际边关风情旅游目的地,将民族特色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革命文化等融入景区建筑、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中,讲好崇左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旅游景区发展规划,推动“三月三”、霜降节、侬峒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传统节庆成为各族群众“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大团结”的盛会,使旅游景区成为宣传民族团结理念、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平台,有形有感有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崇左多民族聚居、多文化荟萃。长期以来,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交融聚居。
  从侬峒节长桌宴,同吃一桌饭、同感民族情,到扶绥县“村晚”歌唱比赛、江州区左州镇金山花炮赛事……崇左以“节”为媒,以“节”促“融”,常态化举办“红石榴”团结联谊系列活动,凝共识,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让各族群众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形成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融洽氛围,进一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巩固。

  边疆稳定同安宁
  有一种担当,是三代人的接力巡边守边——时间流逝,龙州县下冻镇布局村空均屯凌瑞亮、凌天忠、凌赐成祖孙三人的信念不变:“我们的家在边境,守好边境,就是守好我们的家”。
  有一抹颜色,叫“堪爱红”——宁明县爱店镇堪爱村立足实际,结合同心文化长廊建设项目,持续实施“国旗工程”,一面面在边境线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彰显着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堪爱红”。
  有一处风景,饱含着南部边陲小山村的家国情——走进宁明县桐棉镇板烂村,“军民团结如一人”“爱我人民爱我军”等标语随处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板烂村先后有352名适龄青年参军入伍,81名女青年嫁给军人成为军嫂,3000多名驻军官兵和退役官兵成为村“荣誉村民”。
  ……
  近年来,崇左持续引导边境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同时,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边机制,加快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维护国家安全专项行动,建设边疆稳定平安崇左。崇左群众安全感连续12年保持排名广西前列,连续六届获得“平安广西先进市”,成功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在全市533公里的边境线上,崇左推动实现边境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各民族心手相牵,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截至目前,崇左在边境一线先后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个、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单位33个,8个村屯成为广西兴边富民创新推进试点。全市共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个、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3个,并建成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5个。崇左市人民政府、崇左市民委等15个集体和21名个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96个集体和168名个人荣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笃行不怠、久久为功,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必将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果实,崇左谱写的新时代民族团结赞歌将更加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