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政协积极建言献策

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拓类补链赋能“百千万”


■通讯员 温程鸿 黄瑜
  本报讯 近日,信宜市政协围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拓类补链助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协商座谈会在大成镇举行。会议围绕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拓类补链,推动信宜县域振兴、产业振兴补短板、积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信宜高质量发展贡献政协力量。信宜市政协主席郑茂杰主持会议。
  会前,与会人员参观大成镇水美村的农业补链项目大成面加工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北梭村的农业拓类项目北梭村迟龙眼、甜柿种植情况。随着大成镇数字农业农产品加工展销中心一期在大成面厂即将建成投产、北梭甜柿产业发展基地项目征地工作有序开展和加工展销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大成“数字农业”培育的茶叶产业稳步发展,有力促进大成镇特色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会议作了关于信宜市特色农业产业拓类补链的调研报告。会议强调,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拓类补链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提升镇区的吸附带动能力,增强乡村的自我造血功能,推进县域整体振兴。
  会议提出,一是深挖“土”资源,走出因地制宜发展路。信宜市20个镇(街道)充分发挥自然地理优势,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不断壮大“土”产品。二是突出“特”优势,打造“有身份”的致富果。抓住“信字号”提升为茂名公用品牌的契机,大力支持信宜市特色农产品纳入“信字号”品控溯源体系,探索“信字号”产品出口标准,推动信宜优质农产品更好“走出去”。三是提升“产”效益,培育产业集群新优势。坚持产业振兴在“链”上下功夫,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大力推动种植、加工、储运、营销、品牌全产业链发展,提高“土特产”附加值。四是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链”上影响力。建设沿云茂高速农文旅融合带,整合平塘马安竹海、“中国李乡·山水双合”、白石三华李主题公园等项目资源,把分散的产业聚起来,带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以点面结合、串珠成链,打造“信宜印象”旅游品牌。同时,推动农产品进景区,设置“信字号”产品展示点,让土特产成为乡村游新卖点,促进农产品销售。
  会上,大成镇、钱排镇、北界镇、平塘镇、朱砂镇政协联络组作经验交流发言。
  信宜市政协班子成员,大成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信宜市政协各室(委)有关同志、信宜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领导、政协各工作组组长、各镇(街道)联络组组长、大成镇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同志共70多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