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馆镇油甘窝村党总支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奋力擘画乡村振兴美景图
■记者王霞 通讯员 曾小清
本报讯近年来,茂南区公馆镇油甘窝村党总支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如今走进油甘窝村,只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一幅乡村振兴美景图正在奋力擘画。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基层组织新品牌
油甘窝村党总支大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加强党员干部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件精神,加深党员干部对“三农”政策的系统理解。二是选优配强党员干部队伍,党员队伍不断壮大,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三是用好珠海企业捐资3.4万元新建高标准党员活动室,切实提升党群服务中心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创建镇级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室,不断创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方法,深化第一书记工作交流与合作。四是争取更多资源,新建党建文化走廊、党建文化广场、党员议事大厅等,营造浓厚的党建文化氛围,打造基层党建新品牌。
坚持规划先行 打造强村建设新样板
油甘窝村党总支立足总体发展规划,明确乡村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路径,一是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完成“油城墟”环好心湖乡村振兴示范带油甘窝村重点项目规划设计任务,推动“村规”与“墟规”相衔接,做到村墟融合、相得益彰。二是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全力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净化美化村庄,为村庄今后的建设发展腾出更大空间。三是争取各类资金3700多万元,完成道路硬底化、路面拓宽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文化中心、文体广场、村史馆、180多栋农房外立面改造等“油城墟”项目施工,争取企业捐资150万元建成全市首个农村应急庇护中心,争取专项资金建成老人活动中心,争取珠海企业支持资金建成卫生服务中心,村庄硬件设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越来越美,美丽宜居样板村逐步形成。
坚持共富目标 探索产业富民新路子
油甘窝党总支因地制宜,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优势,推动“富民产业”提速增效。一是整合角塘坡自然村500多亩撂荒土承包给农业公司成片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发展特色种植业,既解决撂荒地复耕复种问题,又帮助村民每年增收150多万元。二是争取珠海帮扶资金100万元注入面积600多亩的特色种植基地,促进基地提质增效,帮助村集体每年增收13万元,帮助村民每年增收200多万元,联农带农作用十分明显。三是积极谋划“村村有物业”发展思路,用好珠海企业捐资320多万元新建油甘窝村现代农业双创中心,建成后将为村集体每年增收20多万元,打造村集体第一个有经济收益的新物业。四是结合“油城墟”建设,抓紧谋划并鼓励村民新建民宿等项目,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周末经济”,让美丽乡村点燃“烟火气”。
坚持服务为民 拓展乡村振兴新成果
油甘窝村党总支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取更多帮扶资源巩固拓展乡村振兴。一是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沟通协调,采取“水务集团减一点、村民交一点、镇里补一点”的办法落实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费用,重新铺设自来水管网,实现“一户一表”,成功解决长达10多年的村民饮水贵历史难题。二是成功将古城山自然村的80多亩撂荒地整合转包,既解决撂荒地复耕复种问题,又解决该土块承租方租而不种、村民又拿不到租金等历史遗留问题,还通过发展种植业来增加村民收入。三是挖掘珠海帮扶和当地乡贤资源,组织珠海爱心企业进村开展奖学助学、赠送鸡苗等活动,发动珠海帮扶单位为村委会赠送50台办公设备,争取省慈善机构为困难残障人士免费赠送护理床等58件康复辅具。四是组织本村乡贤慰问特困儿童、老党员、老教师和低收入家庭,增强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创先争优 争取帮扶工作队支持
油甘窝村党总支锚定目标任务,坚持创先争优,以奋发姿态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争取各类资金投入油甘窝村累计达4200多万元,其中争取珠茂两地爱心企业捐资捐物累计600多万元,为村集体增加收益资产和经济收入500多万元。二是油甘窝村连续两年党建综合考核均为优秀等级,村党总支部多次被评为茂南区级优秀党组织,示范引领效应不断扩大。三是驻村第一书记陈天炜多次被评为珠海市优秀驻村帮扶干部、茂名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茂名市优秀共产党员,被茂名市委组织部、茂名市委党校聘任为“柏桥讲堂”宣讲员,积极宣传茂名全面实施“百千万工程”、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全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并在茂名市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赋能百千万 驻村话振兴”决赛中勇夺第一名,充分展示驻村干部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