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市各学校重视《信宜简史》教学工作

厚植学生知史爱乡爱国情怀


■通讯员王庆珍 黄国通
  本报讯《信宜简史》是一本关于信宜城市变迁、风土人情、民俗物产及“十四五”时期发展蓝图等内容的课外读物,该书自2022年12月出版发行后,信宜市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实践活动,增进学生知史爱乡爱国情怀。
  在《信宜简史》一书中,有大部分内容是与镇隆有关,特别是里面的历史古迹、风土人情、名人故事等内容,很多一部分涉及镇隆镇。书本照进现实,镇隆一小就结合书本内容,根据资源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授课老师表示,除了每周一课时学习之外,还结合本身就处在《信宜简史》里提到的镇隆古城的地理位置,带领学生们到古书院、学宫、南粤古驿道等历史古迹进行研学,并邀请镇隆飘色、六双花灯、竹编等非遗进校园,让学生通过可观、可触、可摸、可听、可想的方式理解到书本里面的知识,让书本里面的知识活起来。
  笔者在镇隆一小看到,该校不仅有“微缩版”镇隆古城古书院群,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打卡《信宜简史》上的历史古迹,学校还通过文化出长廊、书画展等形式,不断输出《信宜简史》内容知识。
  活动展示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精彩互动,指导学生组团推介《信宜简史》一书中“民俗物产”所提到的信宜特产,通过时下“直播带货”有效模式,宣传推介信宜。
  而在实践课堂上,学生们拿起工具、竹篾、布料和纸料,亲自动手制作《信宜简史》一书中的“六双花灯”,积极传承和发扬信宜非遗文化。
  《信宜简史》有200多幅图片,23.8万字,共三篇六章十一节,图文并茂记述信宜历史文化,激发了信宜市广大青少年阅读兴趣,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也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爱乡爱国爱党的种子,更好地培育了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笔者了解到,《信宜简史》作为信宜市中小学生“四史”教育辅助读物,信宜市学校高度重视该书本的教学工作。今年来信宜市也对该书本的教学工作作了明确要求,信宜市各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学习《信宜简史》,确保每月(寒暑假除外)安排不少于1课时学习;年内对《信宜简史》授课教师、校长至少培训2次;信宜市各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原则上围绕《信宜简史》开展;在5月31日前,组织信宜市六年级学生开展《信宜简史》知识竞赛,巩固书本知识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