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
暨黄埔军校同学会茂名联络组成立35周年

黄埔军校同学会茂名联络组成立时合影(1989年)。

黄埔军校70周年纪念徽。
张凌云
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也是黄埔军校同学会茂名联络组成立35周年的日子。
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的同时,决定建立一支和国民党的奋斗目标相同的革命军队,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终于在广州创办了新型的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立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故称黄埔军校。
自1924年建校至今整整100周年,在这百年的风风雨雨进程中,经历起迭兴衰的历史波涛不知多少,慷慨牺牲、抗敌有功等国人钦仰的事迹在师生中经久传颂延续不衰。在黄埔师生中,不论是国民党人还是共产党人,他们虽然一生戎马,久历政坛,能文能武,继而成为国家的忠臣名将,但他们却都以曾在辉煌的黄埔史上,经历过革命熔炉的战斗洗礼而视为一生重要光荣和骄傲!
茂名市黄埔军校联络组是1989年6月16日成立的,成立时,经广东省黄埔同学会审核批准,各期同学共有81名,其中最早的是董劲儒(黄埔4期),最晚的是23期。除黄埔本校外,还有若干分校毕业的同学,其中以四分校(韶关)和七分校(长安)居多,且多毕业于抗战时期。
茂名黄埔军校同学和全国黄埔军校同学一样,在东征、北伐、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英勇杀敌,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抗战胜利后,积极参加解放战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力量。解放后,积极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部分同学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改革开放时代,健在的同学虽已是耄耋之年,风烛残年,但仍老当益壮,在有生之年积极为祖国统一大业,繁荣富强,振兴中华而出力。
首任组长江南薰,安徽人,黄埔军校六期炮科毕业。早年怀抱救国之志,投身黄埔,深受中山先生爱国进步教育。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主任陈诚、副主任周恩来)后方勤务部上校处员、科长、重庆卫戍司令部少将高参。解放后,参加了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后随女儿定居在茂名。江老晚年,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过着幸福愉快的生活。
他在世时,做了很多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工作,受到了同学们爱戴和拥护,联络组成立时,一致同意江老为组长。
后任组长张玉清,陕西榆林府谷人,黄埔十七期步科毕业。1937年抗战爆发,以小学老师身份投笔从戎,先后参加了忻口战役、五原战役。1940年在洛阳参加第一战区干训班培训时,考入了黄埔七分校十七期。1949年率部参加绥远起义,部队改编为解放军36军,其被任命为106师军械科长,随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归国后,驻军于北京,担任团后勤处处长(准团级),后部队集体转业,改为国家建筑工程单位。1959年,为建设石油城来到了茂名。张老晚年的离休生活过得快乐、充实。他原是市政协常委,始终关心祖国统一大业,热心于党的统战工作,关心台海形势和海峡两岸的事务,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了毕生。
为了祖国的统一,为了民族的复兴,多少仁人志士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牺牲,其中就有不少两岸的黄埔同学付出的努力和作出的贡献。在此黄埔军校建校100年之际,谨以此文献给历届黄埔同学,特别是茂名的黄埔同学:祖国一定统一,也必然统一,您们的心愿一定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