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银妃”三华李助“燃”钱排端午假期
品控有保证 卖出好价钱
乡村行·看振兴
▲分拣鲜果井然有序。
▲钱排双合三华李临时交易点销售火热。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甘杨松摄
▲在钱排随处可见三华李收购点。
扫一扫看视频
本报记者 周燕红
“这三华李又大又红,给我装两箱邮寄到湖南益阳吧。”“哇,这果子吃起来甜脆可口,没想到钱排的三华李口感这么惊人,给我也装20斤,我要带回贵州送亲友。”……端午假期,在信宜市钱排镇双合村“中国李乡·山水双合”旅游景区大门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被沿街的三华李临时交易点所吸引,纷纷停车选购刚从枝头采摘下来的新鲜三华李。一位开着摩托,载着两桶三华李来交易点准备售卖的张大姐,还没来得及把桶搬下车就被游客抢购一空,张大姐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清晨,钱排镇钱上村的果农们纷纷带着摘果“神器”在果园里采摘成熟的三华李。记者在果园里看到,果农专门挑选果实个大肉厚,色泽暗红的大果来采摘。每一个果实表面都有一层银灰色白霜,还带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看起来格外诱人。“这几年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种植三华果的技术越来越好,你看,这果子又大又红,长势可好了。”果农脸上露出了丰收的笑容。
钱排镇位于信宜市东北部,平均海拨500米以上,全镇年平均气温18℃,昼夜温差大,春暖迟、冷早、长,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三华李。当地生产的三华李因独特的高寒气候使其出产果实鲜红而有光泽,具有果大、核小、肉脆、色美等特点。成熟的鲜果表层还蒙上一层白色果霜,因此注册“银妃”农产品商标,被誉为“李中之王”和“岭南十大佳果”。依托三华李这棵“摇钱树”,钱排镇被纳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农业产业强
镇创建名单,并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全镇现有三华李种植面积约10.2万亩,目前全镇九成以上的农户投身于三华季生产和流通,三华李收入占家庭经营总收入三分之二以上。
“近年来,镇政府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为果农培训先进实用的三华李种植技术。今年已举办了4场三华李种植管理培训班,邀请了广东卫视珠江频道《摇钱树》栏目特邀专家、广东省政协委员张业光教授以及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章玉苹研究员前来授课,共计培训果农900人次。再由镇农技专家带队下沉到15个行政村进行巡回培训,指导果农科学地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控、壮果增甜等工作,累计培训超800人次。”镇政府一位农办干部告诉记者,镇政府除了加强果农种植技术培训外,还着力构建集农产品品牌商标、产地质量保障标、网络溯源二维码、政府监管检测单为一体的“两标一码一单”优质农产品品控溯源体系。据介绍,“两标”即产地质量保障标(“信字号”)和产品品牌商标(“银妃”);“一码”即网络溯源二维码,可以追溯到种植端施肥、用药、采摘、分拣、运输等流程;“一单”即政府监管检测单,展示当天快检的检测结果,由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检测单上盖章。消费者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扫码的形式查看农产品种植户的信息,施肥的情况、批次质检的情况等,让消费者追溯源头,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今年钱排镇培养了20多户“信字号”明星种植户,全镇2000多户种植户以及25家企业单位获得授权使用“银妃”商标。
在众多种植、销售的果农中,双合村30多岁的梁盛娟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家有大片三华李果园,但自家产量远远满足不了网上带货的订单,于是这几年她除了销售自家种植的三华李外,还向村里其他果农收购大批鲜果,每一箱“信字号”银妃三华果都经过人工精挑细选,并且只售大果和超大果,品质保证令她积累下了大批新老客户。“盛娟对果实的要求比较高,但她给我们果农的收购价也很理想,所以我们都乐意把品质高的好果送到她这里来。”前来送果的双合村果农李大叔笑着说道。
钱排村委会书记陈天福告诉记者,今年钱排村的三华李从种植、结果、销售等方面总体向好,只是受天气影响,产量较去年有所下降,但收购价却是2020年以来最高的一年,全村大部分果农实现了增收的愿望。接下来,村委会将继续配合镇政府加大“银妃”三华李的宣传工作,做好果农种植技术培训,加强村民直播带货技能,进一步拓宽网络销售渠道,形成“万户专业种李,千家参与营销”的三华李产业发展格局,助力三华李产销两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