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绿色低碳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王平生(电白)
  据茂名日报全媒体近日报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低碳发展理念,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知识,提升公众低碳意识,我市“绿色低碳,美丽中国”实践活动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设茂名实验学校举办。通过科普讲堂、知识答题等活动环节,培养学生节能减排、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将绿色低碳理念深植入心。
  随着建设美丽中国目标的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茂名绿色发展的任务更加重要而紧迫。经过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我市绿色发展已取得重大进展。
  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我市各地围绕人居环境整治、启动美丽清洁乡村建设;围绕村庄绿化整洁、乡村饮用水供给布局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生态乡村建设;围绕富民产业、惠民服务、便民基础建设,开展宜居乡村建设,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了好局。
  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牢牢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乡村生态系统建设质量稳步提升。要充分利用山水、田园、人文等资源优势,依托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经济。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探索形成“生态+”复合型经济发展模式,培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动能,以土特产为抓手做强做大生态经济“蛋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建设生态绿美茂名,要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的作用。整体来看,生态乡村建设要在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行为激励等方面不可或缺作用,不断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通过进一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政策和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通过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创新生态乡村产权制度,推进乡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促进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有效提高乡村资源利用率和农民收入。同时要积极培育生态文化,使生态文明走进千村万户的日常生活、融入生态乡村建设每一个环节,不断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全面高质量发展振兴。
  在经济领域,要毫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想,强力促进绿色发展转型和绿色经济繁荣,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低碳“两山”发展理念应持久地深入人心。在文化领域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和树立绿色价值观,消除金钱至上、唯利是图和物质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倡导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守住道德和良知的底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绿色文化。在科技领域,大力研发应用绿色、节能、低碳、循环、环保、生态技术,让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的发展具有坚实技术支撑,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绿色发展必须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绿色发展,就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按上级督查部门整改意见加强整改,全面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监管体系,构建智能化资源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加大对环境监测弄虚作假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大数据分析保证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全面,使绿色发展指数真正成为督促和引导各地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坚决杜绝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按照绿色发展、健康茂名发展目标,不遗余力地做好新时期“追新逐绿”的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