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主任、新生儿一科主任、儿科首席专家陈健
用心用爱为幼儿健康保驾护航

陈健主任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严志强 通讯员黄诗容
面对近日我市天气多变的情况,尽管下了班的陈健还是紧盯着手机,生怕错过科室的工作电话或信息。身为一名儿科“老手”,他知道春夏季节交替的同时遇上多变天气,科室总会“热闹”起来。“患儿年龄小,一定要及时、细心、全面地诊断。若有突发情况,必须慎重。”现任茂名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主任、新生儿一科主任、儿科首席专家的陈健从业25年来,坚持尽心尽责、用心用爱,担起婴幼儿的健康卫士,守护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希望”。
以爱心护童心,当好患儿“守护人”
“宝宝乖,不哭了……”面对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病情的幼儿,陈健接诊后,都会一一细致耐心地对孩子进行问诊、查体。摸摸孩子的肚子、用听诊器听一听心肺是否有异常、检查孩子咽部状况……“宝宝闹腾多久了?这两天吃了哪些食物?”在儿科诊室,幼儿哭声显得略为吵闹。而陈健依然有条不紊地安抚患儿,同时与家长沟通、询问,并且做出初步的判断与辩证思考。
儿科医生面对的是儿童患者,因为其年龄幼小,通常不能准确地描述病情,做儿科医生的日常工作量很大。在陈健看来,儿科医生首先必须是全科医生,其次还需要有耐心跟各种情绪状态下的孩子打交道,要反复和家长沟通解释病因、商量治疗方案。“一方面要学会安抚哭闹的孩子,另一方面更要懂得通过与家长沟通,准确把握患儿病情。”
“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生病,最折腾的其实是父母,工作需要请假,还要时刻担心、着急。”陈健坦言,每一次问诊都要尽责、尽心,这是对自己的要求,准确诊断、对症下药,早点让孩子康复,也是对家庭的帮助。
陈健积极参与病房临床工作,履行主任医师职责,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做好住院病人的日常诊疗工作。他每周坚持科主任查房,做好三级查房工作,参与儿科系列二三线值班工作,每周出门诊2—3次以上。
以真心守初心,当好学科“带头人”
作为儿童保健部主任、新生儿一科主任、儿科首席专家,陈健狠抓医疗十八项核心制度,完善和落实诊疗常规、规范、流程、各种应急预案等,实施临床路径,开展单病种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医疗质控体系,建立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的持续质量改进体系。建立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患者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全员全面质量教育,增强质量意识,加强预案管理,减少突发安全事件发生,严格控制和预防各种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和医院感染的发生。
回想起往事,陈健成就感满满。2009年,陈健牵头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建立新生儿科,该科是茂名市新生儿抢救中心,是茂名市重点学科;该科2017年被评为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在陈健的带领下,该科开创茂名地区“7个率先”:率先开展超早早产儿精细化管理,第一例脐动静脉置管术;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率先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率先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和手术治疗,率先开展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先开展新生儿CRRT,率先开展新生儿重症B超应用;诊疗技术得到大幅度提高,2023年危重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再创新高,达99.13%。
“新生儿复苏指的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术,新生命的诞生,如果出现危急情况,则需通过复苏把小生命挽救回来,极力守护为人父母对于新生命的‘期待’。”陈健按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基本要求,组建茂名市妇幼保健院院内新生儿急救团队及院外危重新生儿转运团队,配备车辆及相关设施设备。作为茂名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与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建立新生儿科专科联盟,到各联盟机构进行培训授课及技术推广,对其医疗安全进行督导检查,并与本地其他医院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
陈健同时担任新生儿教研室教学主任,如何切实践行“传帮带”,以科研推动临床发展,这些年来,陈健在不断努力。“制定好本教研室的教学方案细则,按不同层次要求,制定出针对住院医师、规培医生、实习医生的教学培训实施方案。此外,还要按计划开展好相关学术研究工作。”在陈健的努力下,教研室的发展十分顺利。他曾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展科研项目《视频脑电图联合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脑膜炎预后评估的价值临床研究》,获得茂名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22年《床旁肺部超声在新生儿气胸的诊断价值临床研究》科研课题立项获得市级通过。
“身为一名新时代的为人民服务的医生,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坚持生命至上,竭尽自己所能,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带领科室继续与时代同行,为生命护航。”陈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