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领导到东山街道调研

聚力打造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通讯员 魏柯明 陈泓锦
  本报讯 近日,化州市委书记邓泽友率队到东山街道调研2024年省“百千万工程”推荐典型村培育工作情况。化州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梁国等参加调研。
  当日,邓泽友一行来到东山街道江岸村,深入当地企业化州市丰恒塑业有限公司,详细了解该村的产业发展情况。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邓泽友对该村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如何深化产业融合、提升产业链价值提出了具体要求。
  邓泽友一行还深入调研了江岸村、儒教位村的基层党建、“百千万工程”实施情况、绿美东山建设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并分别在两个村委会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了村干部的工作汇报,并与在场干部群众进行了亲切交流,详细了解他们在推动“百千万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发展方向和存在困难问题。与会人员就各自岗位职责,分别对两个村如何做好“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邓泽友强调,要深刻领悟“百千万工程”的核心要义,转变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到发展上来,大力发展经济。要加强经济知识学习,结合实际,用好“一四五工作法”,谋划好典型村项目,确保项目贴近市场,有收益、有运营,落地见效。要摸清村的资源底数,包括产业、宅基地等资源和人力资源,通过资源转化,吸引外出乡贤返乡置办微小企业,壮大集体经济。要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汇聚一切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要发挥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根据村的资源特点对接市场,找准发展方向、路子,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江岸村发挥土地资源优势,把绿萝、茶花种植等产业做强,做出特色;儒教位村根据城乡结合部特点,发挥交通便利等区位优势,通过鱼塘流转方式,把小龙虾、澳龙等养殖发展成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要对标对表“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指引,列出清单,统筹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农房管控、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狠抓基层社会治理八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打造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