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风起云涌(之二十六)

许向东
“就是讲朱也赤怎样搞乱公馆,为祸茂南的。”
“朱也赤来公馆办平民学校,使许多穷人子弟能上学。还到南中讲课,据说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十分生动,让学生甚为喜爱。还有惩治为非作歹祸害百姓的土豪劣绅,打击黑道,帮助穷人,在公馆和茂南深得民心,连那些小商小贩和居民都说他好话。我怎么写……?”郭金荣问。“再说,也没听到他有什么贪腐行为,他来茂南,没听说有嫖赌吸鸦片,连饭馆都不上,一直在老百姓家搭食……”末了郭金荣又补充一句。
“好了,好了,越来越无用的东西!看来连你都被朱也赤赤化得差不多了!”张大拿大发其怒。
“没有,没有,没有,区长大人您千万别误会,我只是不知道写什么?请您提示一二,您说什么,我就写什么。照办就是了。”郭金荣随机应变,乖巧地说。
“这还差不多!”张大拿道。“事在人为,话在人说。你就写他煽动南中学生罢课,赶走校长,还有蛊惑百姓,捣乱秩序,打击无辜善良乡绅,还有挑动民众对官员不满等等。他在老百姓家搭食,你就说他榨取百姓。”
“我明了,我明了!就按区长大人说的写。”
于是,按照张大拿定的内容,郭金荣当天就写了一份题为《朱也赤赤化茂名为祸地方》的匿名传单,经张大拿审定后找人抄了一二十份,偷偷的分别在公馆和高州张贴和派发。
张耀垣此举的目的是制造对朱也赤不利的舆论,迫使其退出公馆和茂南,不能继续推进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至少忙于招架而不能查究他的贪污罪行。这一招当然难不倒朱也赤。虽然有些国民党右派企图利用这份传单来搞名堂,制造一些不利于共产党和朱也赤的舆论,但朱也赤回茂名后所作一切为广大民众所目睹,深得农民、工人、学生和市民爱戴,人们根本不相信传单上的那些东西。有的民众还写文章在《高州民国日报》对其进行驳斥。张耀垣的传单未能掀起大浪。
朱也赤从高州下到公馆。分别到南中和平民学校及石车农会、书房岭农会等处走了一圈,在书房岭农民协会等处召开了农会会员座谈会,了解到公馆和茂南的农民运动和学生运动又前进了一大步,农会组织、工会组织和学联组织都得到了很大发展。除区农民自卫军装备得到充实外,多数乡都成立了农民自卫军,训练也十分认真到位。甚至连平民学校的小学生少先队也组织的非常好,很有纪律性。曾瑞芝、陈芝瑞、梁世绍、梁绍隶、梁绍凯、黄禹明等10多个十来岁的小学生组成的宣传队经常利用圩日到戏台底、谷行、正街和车站表演节目,宣传农运和北伐。每每吸引大批趁圩民众观看,宣传效果非常好。每当他们喊革命口号,在场观众都齐声跟着喊,十分威武雄壮。朱也赤对杨绍栋和刘竹虎取得的工作进展十分满意。晚上把二人找来一起商量下一步工作。
杨绍栋刘竹虎二人走进朱也赤办公室,见朱也赤在聚精会神地阅读一份刊物,走近看到,原来是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政治部编辑的《革命》第四期。朱也赤边看边在一篇文章上写写画画,十分投入,竟没有注意到二人的到来。“朱老师,这军队的文件,稀罕,这可是军事秘密哩!”杨绍栋半开玩笑道。“哦,你们来了,快请坐。”朱也赤边招呼杨绍栋刘竹虎边说:“我在读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革命》第四期的头条文章,文章写得非常好,分析十分科学到位,读一读,很有益处。”
“军队刊物登毛泽东的文章,这非同寻常。”杨绍栋说。
“毛泽东现在是国民党中宣部代理部长。”朱也赤补充道。
“毛泽东的文章充满激情,让人读了精神为之一振!”杨绍栋道。
“你说的是毛泽东《湘江评论》文章的风格,这篇文章更多的是科学冷静的分析。但同样引人入胜。文章运用马列主义阶级观点方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及其对革命的态度,阐明了‘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个革命的根本问题。文章反对两种倾向,有利于正确政策的制定。文章提出的问题很值得我们思考。”朱也赤若有所思。“这两天你们拿去好好读一读。这段时间你们工作做的很有成绩,如果更多地思考研究一下政策,提高会更快!”
“好的。谢谢朱老师。”杨绍栋甚为高兴,“我正有一些问题感到不解,要向你请教!”
“什么问题?”
“就是对待张耀垣这样的家伙,你一直没让我们向他做有力的反击。他让黑帮对你下毒手,又炮制污蔑你的传单到处散发。他越来越放肆,做得实在太过分了!而老师你却不大当一回事,不同意我们给他来点厉害的,真不知这是为啥?”
“是的,我也有这个看法。朱老师一直斗争都很坚决,不知在对到张耀垣的问题上却为何这样迟疑和软弱,让我们感到有点憋憋屈屈的。”刘竹虎道。
“我早就看出来你们的心思,想跟你们好好谈一次的。今天正好说一说。”朱也赤用审视的目光注视着两人。
“斗争要坚决,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斗争必须讲究政策和策略。这关系革命的成败。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实际就是讲革命的政策和策略的。对于黑帮袭击和有人发造谣传单两件事,要理智分析。前一件,我们只是怀疑这是张耀垣指使人干的,但并没有抓到证据。我们如果兴师动众向其问罪,他不但不会承认,反而会指我们诬赖他。”朱也赤分析道。
“至于发传单的事。首先,传单上那些说辞并不新鲜,国民党右派一直是这样攻击污蔑我们的。张耀垣既是贪官也是右派,他攻击我们共产党人,这再正常不过了。毛泽东说国民党右派和中国革命的目的完全不相容。就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如果开大火力去批驳那些言词,就会引起所有国民党右派的注意,齐心协力来保护他。他的严重贪腐问题就会被视作党派之争而保护起来。使我们达不到打倒贪官,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目的……”
“朱老师,你说的太对了!”杨刘二人异口同声。
朱也赤的分析,让杨刘二人感到豁然开朗。尤其是杨绍栋,思想受到深深的震撼。虽然这将近一年来,一直跟着朱也赤做工作,对工作问题的认识从肤浅到深入,从片面到全面。工作方法和经验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他一度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革命者了。通过朱也赤对张耀垣问题的分析,使他认识到,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还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距离一个成熟的革命者还有很大差距。还要很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做一个像朱也赤那样的过硬革命家。他十分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好老师。虽然老师只比自己大两岁,却经验十分丰富,很值得自己尊敬和学习,怎么学都学不完。“朱老师,我的缺点还很多,您多给我指出,多提醒我,帮助我,我要好好的向您学习。”杨绍栋心悦诚服地说。
“我更需要向朱老师学习!”刘竹虎十分赞同。
“没有天生能干的革命者。学无止境,我和你们一样需要在斗争中不断学习,共同提高。”朱也赤亲切谦逊地说。杨绍栋记得,自己每次说到向老师学习,朱老师都是这样说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