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建设“好房子”实现“优居梦”

周小鹏
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在需求,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住建部多次表示,倡导建好房子才是中国未来房地产的发展方向,商品住房主要解决改善型住房需求,减少低效新房房源供应,加快房源去化,将使单位用地上房源价值更大。
如何以建设“好房子”为契机,把握住房品质升级趋势,释放住房消费潜力,是茂名房地产业发展需要面对的课题。建设“好房子”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大势所趋,也是房地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从总体供应不足转化为结构性失衡。茂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3.7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5.54平方米。住房短缺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从“住得下”向“住得好”转变。根据茂名市公积金管理中心2023年年度报告,在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中,购房面积90平方米以下占3.17%,90至144平方米占68.5%,144平方米以上占28.3%,在购房结构上改善性占主流。因此,房地产业应当根据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因势而变,与时俱进。
对“好房子”的市场需求具有长期支撑。茂名高品质住房需求来自五方面:一是城市定位的支持。最近,省政府公布广东省都市圈发展规划,湛茂都市圈被列为广东五大都市圈之一,将培育成国家重大战略联动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门户枢纽、现代化沿海经济带西翼增长极,给茂名带来扩大城市体量、提升城市能级的机遇,也给高品质住房创造新的发展空间。二是重大产业的推动。城市发展的动力来自产业,目前我市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做大做强五大平台,加速发展六大优势产业。投资和项目带来人流,对优质住房的需求必然增长。三是人口红利的释放。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茂名是广东地级市中的人口大市,户籍人口820多万,人口结构中60岁以下占83.12%,平均受教育年限9.48年,人口红利明显。四是回乡置业带来的需求。我市有200多万人在珠三角创业就业,大部分外出人员选择回乡置业。目前在城区和县域商品房销售中,回乡置业者约占2到3成。五是两大利好的推动。广东西部大动脉广湛高铁将于2025年底建成投用,十七届省运会将于2026年在我市举行,将拉动高铁新城站城一体化和共青河片区建设,成为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发展的新支点。因此,判断茂名房地产发展尤其是高品质住房开发有需求有支撑,是有实实在在依据的。应当重新定义房地产行业发展逻辑,锚定住房品质升级大趋势,坚定走转型升级打造精品高质量发展道路。
要依据住房消费者对“好房子”的要求,分层次高质量建设“好房子”。需求即市场,建设“好房子”关键在于满足消费者对提升生活品质的向往。
首先,调整优化住房结构,让住房消费者有更多优居选择。现在,人们对宜居要求的多样化追求凸显,期望品种有更多优化调整。茂名房地产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改善型“刚需”,尤其是随着三胎政策的落地,对改善型住房需求日趋增长,采用差异化开发模式,才能契合市场需求。消费者期望以实施“定制化”入手,根据住房消费者的喜好与愿望,改善住房品种供给,尤其是开发多房型户型,给予消费者提升利用率空间。同时,消费者对住房素质提出了更多选择和要求,包括智能化与建筑、家居的巧妙融合等,让丰富多元的居住功能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住房是一个有机的生态体,要把民众的生态诉求作为开发依据,充分利用山水地貌营造和谐宜居环境。通过应用节能型规划设计、回收利用雨水、有效利用太阳能等多种途径,提升能源利用率和住宅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改善居住体验。
其次,建设健康住宅,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经历三年疫情,住宅健康日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根据多个城市健康住宅试点,住宅健康性能指标确定为空间舒适、空气清新、水质卫生、环境安静、光照良好和健康促进六方面,清晰表达了居住健康的体验与目标,以便于居住者理解并转化为健康行动。比如:形成有效的通风换气,稀释空气污染物;保证排水系统不返臭气;为室内环境提供天然采光;适宜的空间尺度,减少心理压力;在室内或阳台上能够看到大地自然景观,从视觉上沟通内外、感知自然、调整节律;室内的无障碍设计,厨房卫生间的防滑设计,减少室内跌倒可能;避免相邻住户主要居室窗户或阳台之间的对视,保护住户隐私;采取有效的围栏结构隔声、分户隔声和设备隔声等室内隔声降噪保障措施,保证心理和生理健康等,使住户舒心生活。
第三,完善商品小区配套服务,提升住户生活素质。消费者购房不仅看房子更看配套,尤其是看重三方面的配套:一是教育配套。住房消费者不仅看有没有学校而且看有没有好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成为房地产竞争力的核心之一。应当通盘考量,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尤其根据人口演变情况及早做好规划和建设。二是养老服务。据统计,我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占15%,常住老年人口124万人,对养老需求日趋增多。如何对住宅进行适老化设计和改造,在公共区域建设无障碍通道、设立小区长者食堂、提供助餐服务等,都应尽早纳入住区建设规划有序实施。三是文化氛围。住区不仅是人们栖息的居所,更是精神文化的园地,高品质住区往往拥有高尚文化设施和开展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为住户提供全新健康生活方式,成为好房子好小区的一项标志。应当从规划开始,向住区注入更多文化元素。
建设“好房子”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应当从顶层设计入手顺序渐进,逐步铺开。要根据“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强化“两轴”轴向集聚力,在茂名新城规划中,留出一批优质地块,用于建设规划理念科学、生态景观优美、房型设计合理、配套设施完善的优质住宅区。同时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打造宜居优居标杆,为茂名“好房子”建设提供样板。为适应“好房子”建设,需要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调整优化,鼓励建设得房率高、空间型态更灵活的第四代住宅,使住宅配套更多、品质更高、立面更美,户型也更符合居民需求。同时,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适度超前发展,为建设“好房子”创造良好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前置条件,脱离城市基础设施,“好房子”就失去生存条件。因此,在城市发展规划和实际操作上,必须坚持基础设施适当超前,因此,期望在区域发展上,提前规划配置交通、教育、医疗、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也让“好房子”建设具有发展环境,让居民生活更便利,让城市更有温度。(作者系茂名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