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陈荣浪:一个通信人的筑梦之路
辛勤耕耘17载 铸就匠心网络


陈荣浪正在编写工程建设方案。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甘杨松 通讯员范媛凌摄
本报记者邓海菲
4月29日,在核心机房内,省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化州分公司网络部主任陈荣浪正俯身对网络设备进行例行检查。像这样的现场勘查,他每年要操作上百次。
投身通信技术领域17年来,陈荣浪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不断摸索创新,从一名网络技术学徒逐步成长为县分公司网络部的负责人。在他17年的工作履历里,充满各种熠熠闪光的成绩:“广东公司先进工作者”称号、2015年度“宽带竞赛优秀个人”称号、2016年宽带劳动竞赛后台员工组第一名等等。“通信技术工作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要有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精神,技术上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付出和努力。”这是陈荣浪对刚刚踏入通信技术领域的年轻人的寄语,也是他在通信行业一线奋战17年的真实写照。
锲而不舍 心怀职业理想
提起通信技术,不少人可能会觉得它高深莫测,而从业17年的陈荣浪,又是怎样走上这条专业之路的呢?
陈荣浪面带微笑,他的眼中闪烁着智慧和阅历的光芒。“一切都始于好奇心。”他告诉记者,他自幼对电子信息领域产生浓厚兴趣,中学时就开始摆弄各类电子设备,也深切感受到国内技术与国外存在的巨大差距。“也许,就是这种对未知的痴迷和对科技的热爱,让我踏上了这条充满挑战也遍布机遇的道路。”大学期间,他选择了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后便走进通信行业。
2007年,陈荣浪加入茂名移动。在工作过程中,他经历了市场、综合及网络等多个岗位的磨炼,公司也从单一的电信运营商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企业,一步步走过来既有艰辛,也收获满满。“网络技术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巧活和细活,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强烈的责任心。”陈荣浪说,他曾经在某个岗位上因经验不足,间接导致网络出现重大故障,信心因此遭受了巨大打击,一度认为自己不再适合从事网络技术工作。幸运的是在公司领导和同事前辈的指导与鼓励下,他重拾信心,决定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
星光不负赶路人,陈荣浪的勤奋与执着使他迅速成长。经过市、县公司跨线条和多岗位的历练后,借助5G大发展的契机,他又回到了熟悉的网络线条,继续为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脚踏实地 投身技术创新
5G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但是要打造这么一张看不见摸不着的高速网络,离不开分布在城乡各地的网络技术人员。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参会代表中,陈荣浪就是其中一位5G网络建设的逐梦人,数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
在各个岗位期间,陈荣浪见证了通信技术从2G到5G的飞跃发展,也亲身感受到国家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公司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完全依赖国外设备,到如今自主技术成为国际领先,并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我国几代通信人的辛勤付出,我们肩负着传承的重任。”正是这样的挑战,更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
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将改革、开放和创新作为三大发展动力,推动我省在实现十大突破方面取得进展。作为一名通信行业的省人大代表,陈荣浪通过参与各类调研,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和产业数字化对于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制造业高速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曾在多个重要会议上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助推产业升级的相关建议,并提交了《借力“百千万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与通信基础设施高效融合建设的建议》等多份人大建议。
谈到这一路的奋斗,陈荣浪坦言:“通信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客户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内外竞争的压力,既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开拓进取 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茂名高州根子镇柏桥村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通信行业在加快输出、布局乡村振兴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更多连接新价值,为企业和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上,又有哪些举措赋能行业发展呢?
关于通信领域的现状,陈荣浪悉心介绍道:近年来,茂名移动以数智化赋能数字园区建设,组建面向省、市、县、园区提供“顶层设计+基础运营+属地支撑”的智慧园区专班,在茂名石化工业园区建成全国首张央企工业互联网项目试点5G专网,打造数字园区标杆。以数智化赋能新时代“三农”工作,探索构建“柏桥模式”末梢渠道服务体系,把信息化惠民服务延伸至农村农民身边,建成全省首个单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荔枝产业大数据中心,建成以全省首个智慧乡镇(羊角镇)为标杆的21个智慧乡镇、近1200个数智乡村。以数智化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茂名政务云平台,积极参与平安城市建设,建成视频监控点近万个,综治视联网覆盖镇街村委近2000个,在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模式上、助力打造社会治理标杆上取得新成效。
多年的通信行业工作经验,让陈荣浪深深体会到,技术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如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正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经济格局。这些创新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了更高效、智能的生产方式和手段,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于通信工程的未来,陈荣浪展望道:从企业角度来看,要厚植新质生产力,展现企业担当,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自主集成能力,敢于探索和尝试前沿技术,推动技术应用和落地,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高素质的创新团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还需注重协同创新,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高校等的合作,形成创新合力。
技术创新和产业数字化是推动我省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关键力量。“作为通信行业代表和新质生产力代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贡献力量,助力我省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陈荣浪对接下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记者手记:
网络技术并不是一件立竿见影的工作,有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不一定能立刻得到回报,这需要技术从业人员拥有一颗平和、坚韧的心,也需要有越挫越勇、屡败屡战的斗志和对技术研发工作的热情和喜爱,这些品质都在陈荣浪身上明显呈现。
低调、谦逊的他,在通信技术行业摸爬滚打17年,已经习惯了加班加点,也习惯了频繁出差,更习惯了用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应对和克服工作上的难题。正是无数像陈荣浪这样默默无闻的技术工作者,他们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奋斗、不懈追求,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美好便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