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与硬担当


王平生(电白)
  日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悦群,在专题研究我市“感恩奋进六大提升行动”中的乡风文明提升行动会议中明确指出,乡风文明建设是我市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举措,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的精神,精心谋划乡风文明工作,使之与基层治理、和美乡村建设紧密融合,与“百千万工程”等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焕发新的活力。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强化乡风文明建设,既有助于发挥农村文化宣传阵地的作用,培育新时代农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又能激发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调动农民积极投身农村产业建设的热情;更能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因此,建设乡风文明无疑是乡村振兴的坚实保障,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夯实物质文明建设的硬实力,激发产业发展的基础驱动力。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我们必须重视乡村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结合乡村地方文化特色,我们要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乡风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提升农民主体的内生力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农民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我们要通过职业培训、职业教育等活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此外,出台惠农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吸引高素质农民返乡创业,扎根乡村,也是增强农民内生力的重要途径。
  发挥乡土文化的引领力同样不可忽视。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我们要深入推进文化供给侧改革,结合乡村文化发展需求开展特色乡土文化活动,建立特色乡土文化教育基地。通过传承乡贤文化,保护农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振农民的精气神,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的普及发展。
  总的来说,乡风文明建设需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促进。我们要贯彻落实各项乡风文明建设举措,促进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增收;同时重视农民的精神文化建设,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激发乡村文化的发展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传承好乡村优秀的乡土文化,为乡村振兴赋能助力,让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