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劲鼓势正扬 实干笃行谱新篇

——化州市2023年以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化州城区三江六岸美景。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梁郁文通讯员华正新
  江水奔流,激荡着加快发展的澎湃脉动;群山耸立,见证着千年橘城的日新月异。
  2023年以来,化州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茂名市委工作安排,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凝心聚力、破局开路、勇毅前行,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63.96亿元,年内累计引进超千万元制造业项目23个,化橘红全产业链产值突破百亿元,杨梅镇以及新安镇新塘村等11个村入选省首批典型镇村,全市新增绿化面积4.6万亩,再添两张“国字号”名片(化州市现代农业产业园顺利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定、喜获“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抓思想,凝心铸魂强根基
  把稳思想之舵,方有航向之准。化州紧抓主题教育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为谱写化州高质量发展华章凝心铸魂。
  在思想上,凝心。组织全市党员干部,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2023年以来,依托“柏桥讲堂”开展思想交流,组织2470名村干部开展“党建引领、百村交流”互学互鉴活动;创建市镇村三级视频调度系统,开设“百村交流大讲堂”活动;在105个“两新”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党员中开展“六个促学”活动,确保理论学习全覆盖……全市5.1万名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进一步提升,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重要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在思维上,铸魂。引导全市党员干部,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以“六个必须坚持”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化州实践。同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坚持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推动化州市领导紧扣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研,形成调研报告57份,转化成果举措101项,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思路上,聚焦。锚定“在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的目标,谋思路、下真功、破难题,有力解决了一大批制约化州发展的难题。国道207线化州城区段改线工程动工建设,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通过上级审议,一举破除制约主城区扩容提质多年的主要瓶颈。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化橘红胎》获批发布,化橘红保护发展条例正式落地,困扰十多年的化橘红药食同源问题即将得以破解。整合组建1个近百亿级大体量企业,推动国资国企真正走向市场、融入市场。

  抓发展,接续奋斗增动力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短板是决定整个木桶容量大小的关键因素。化州深化市情认识,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态度速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更好统筹市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锲而不舍、一抓到底补短强弱、接续奋斗,变潜力为实力,化优势为胜势,持续增强市镇村高质量发展势能动力。
  平台搭建筑巢引凤。坚持制造业当家,临空经济区落户企业25家,中通快递、顿康生物、环球水产3万吨智能冷库等项目建成投产,华润广垦中药产业园开工奠基。鉴江经济开发区(核心区)一期完成控规编制,落实城镇用地规模4000亩。建成化橘红博览馆,打造集加工、研发、展销、科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产业核心区。投资1.6亿元的博富汇蚕桑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动工建设,新会陈皮人家和深融集团化橘红产业园项目接续落地。
  城镇建设品质提升。罗江新区雏形显现,国道207线化州城区段改线工程、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共建九年义务制学校等项目动工建设。文化美食街、万达广场建成开业。完成解放路、民主路步行街升级改造,让老街焕发新活力。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杨梅墟完成风貌改造,航空主题酒店建设封顶,广垦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通过国家4A级景区复核,平定镇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乡村振兴焕发活力。用好乡村振兴“一四五”工作法,抓好“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统筹用好省、顺德纵向横向以及高校智力帮扶力量,深入实施“百会帮百镇”及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镇街行动,聚焦盘活乡贤、土地、土特产“三大资源”,发展培育服装加工小家电等乡村微工厂385家。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全市2个行政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35个行政村入选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抓民生,共建共享绘画卷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化州坚持情系民生,人民至上,以“真金白银”的民生投入、实实在在的民生变化,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奏响一曲幸福洋溢的民生之歌。
  不忘初心,把向往变“现”。新建和完善5间长者饭堂,改造提升福利院、敬老院20多间。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功申报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化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入选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市新增优质学位3360个;入选省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借力南方医院“组团式”帮扶,重点打造化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肿瘤等学科品牌;让群众心中的“好教育”“好医疗”更加可感可及。
  勠力同心,筑牢安全防线。众志成城、上下一心、昼夜坚守,成功防御“三巴”等4个台风和19轮强降雨带来的严重冲击,经受住了鉴江超50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考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铁腕整治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森防、食品药品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有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凝聚合力,厚植生态底色。全域成功创成省卫生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及8个国家卫生镇通过省级暗访。推动城区主干道黑底化50多公里。建成首个儿童主题公园——东山公园。新增污水管网64.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罗江桥和江口门2个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深入实施绿美化州“六大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47.26%。

  抓纪律,正风肃纪树清风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党的生命线。化州坚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正风肃纪守底线、树清风。
  强化纪律意识。闻令而动、精心部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以最鲜明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最果断的行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推动铁的纪律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
  强化政治规矩。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化推进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为鉴警示教育;持续完善落后工作常态化约谈机制,建成“红黄蓝”干部预警名单系统;发挥政治巡察利剑作用,推动巡察全覆盖,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强化实干用人导向,注重一线考察干部,推动干部干事创业精神焕然一新。
  强化正风肃纪。坚持“严”的基调,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干部732人次,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7起,有力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细则落地生根。
  怀志则年少,一路咏轩昂。站在新的起点,踏上新的征程,面对新的考卷,化州将牢记初心使命,笃定目标方向,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为基点,擦亮绿色发展的鲜明底色;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支点,助推制造业当家“再添砝码”、撬动“土特产”全链发展;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落点,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欣欣向荣的化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