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宝寻“龙”记》连环画①


  1.广东茂名,是一个蕴藏着丰富宝藏的地方。好心精神源远流长,非遗文化熠熠生辉。这些文化瑰宝汇聚到一条彩龙身上,璀璨发光。由于一次天狗食日,天地一片黑暗无光,重见天日之时,彩龙却不再发光了。

  2.千年荔园孕育千年灵珠,它长在一棵叫“荔王”的古荔枝树上,历经千年风霜雨打,吸收日月精华,充满灵气和智慧。

  3.灵珠越长越大,越长越红,像红彤彤的荔枝丹。灵珠爆开,幻化成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

  4.千年不语的荔王开口嘱咐:“孩儿,你名唤荔宝,你的使命是以‘好心精神’去唤醒彩龙。我现赐你宝物一件,助你穿越过去和未来,完成使命……”荔宝手上出现了由七颗珠子串联的手链,珠子形似刚结青果的荔枝,精巧可爱,但却黯淡无光。

  5.初降人间的荔宝对一切都很好奇,被一阵悠扬的歌声吸引了。“浮山高,鉴水长。巾帼英雄出高凉。经三代,保南疆。巾帼英雄世无双……”循声找去,一位老爷爷正在荔枝树下放声歌唱。

  6.荔宝快步走过去问:“老爷爷,您唱的是什么歌呀?”老爷爷爽朗地说:“孩子,我唱的是《巾帼英雄冼夫人》。”

  7.“冼夫人是谁?”荔宝好奇地问。老爷爷说,歌中所称颂的冼夫人是古代岭南俚人女首领,作为民族女英雄,历经梁、陈、隋三朝。她“唯用一好心”,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岭南地区的繁荣稳定,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8.“老爷爷,这是哪儿?”荔宝好奇问道。老爷爷乐呵呵地说:“孩子,你所在的是古岭南高凉今广东茂名,这是一座‘好心之城’,社会安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9.荔宝看着老爷爷慈眉善目,心想:说不定老爷爷能助我完成使命,便问道:“老爷爷,我第一次来这里,您能收留我一段时间吗?”老爷爷哈哈大笑:“好心茂名以‘好心’著称,你尽管随我来!”

  10.当他们回到村子,只见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洋洋的景象。此时正值新春,老爷爷高兴地对荔宝说:“你来得真巧,过了年便是热闹的年例期,俗话说‘年例大过年’,可以观看很多热闹节目。”

  11.茂名年例是茂名市各地年年定期举行的民间习俗节日,多在农历正月、二月举行,年例时长短则一天,长至三四天。每逢此时,茂名圩镇各个村庄轮番举行丰富的文化活动,盛况空前。

  12.老爷爷继而说:“冼夫人作为保家卫国的巾帼英雄,是人们祈求幸福、化解困惑、净化心灵的精神寄托。人们为了铭记冼夫人的功绩,纷纷建立庙宇,供奉怀念,不少冼太庙本身就是当地的社庙。因此,年例期间冼太夫人像也与社神一同‘出游’,供人祈福。”

  13.“这是人们对年例习俗的传承,也是为了纪念冼夫人。”老爷爷刚说完,荔宝的手珠亮起了一颗红色的珠子。荔宝顿时感觉到,好心精神与冼夫人有着密切关系。

  14.传统年例一般举办三天,由“起年例”“正年例”及“年例尾”组成,如今有些地方缩减为一天。“起年例”一般都是年例的前一天或正年例当日凌晨,各地不尽相同。主要活动程序有“开庙门”“接菩萨”“游地界”。

  15.“正年例”是年例的重头戏,从“摆醮”开始,人们多以空旷地或地堂作为主场,“摆醮”正“神位”,用鸡(多用阉鸡)、猪肉、鱼做成“三牲”摆在一起,供请“冼太”或“菩萨”享用。

  16.只见全村家家户户把供品摆放在正方桌上,煮熟的大阉鸡,鸡头都朝向同一个方向,整齐集中摆在宗台上敬奉“神灵”,体现人们的虔诚之心。

  17.供品桌上除了必备的“三牲”,还有酒、茶、水果等,摆盘都很漂亮别致,各具特色。

  18.老爷爷的孙子星辰对年例这个节日尤为喜爱,他带着荔宝在村里玩得不亦乐乎,放鞭炮、买零食、吹泡泡……

  19.大家最为开心的是,村里外出干活的村民每到年例期都会回家,陪伴家人度过这个隆重的节日。正如老爷爷说的,“年例大过年”,在茂名游子心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年味是“年例”。

  20.“要放鞭炮了,快捂着耳朵!”星辰双手捂耳对荔宝大声说。话还没说完,鞭炮起,齐奏乐,八音锣鼓声齐鸣,一时人声鼎沸。

  21.接下来,游神队伍在八音锣鼓的陪伴下,游遍各个村落,巡门祈福。

  22.荔宝看着这个热闹的场景,一晃神,好像看到供奉着的“冼夫人”正在慈祥地看着众生,护佑一方平安。

  23.高州沙田的四大园年例,由冒垌境、龙头境、下方境和乌石境四个庙社组成,是茂名十大年例之一,尤其以“四船同游”为特色,规模庞大,盛名远扬。

  24.四大园年例中有一个精彩的环节——游花船。据说以游花船来收禁瘟疫和妖魔鬼怪。齐汇大园坡,四船同游!

  25.从早上开始,以花船为主,辅以游神队、彩旗队、长龙队、醒狮队、鼓乐队等巡游队伍,在鞭炮声、锣鼓声、唢呐声中从大庙出发,游向各个村落。

  26.下午,各村庙社的花船缓缓向着一处叫大园坡的空旷地方行进,重头大戏即将开始。

  27.一时间,人到船到,四艘花船围着大园坡,各自奔跑打转,进行“赛花船”,相互比拼。摇船、抛船、跑船、分船比赛交替进行,此落彼起,热闹非凡,观众的欢呼声一浪接一浪。

  2012年,年例(茂名年例)入选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科普知识)光绪《高州府志》卷六“风俗十二”篇记载:“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于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祀,掷珓悬朱符而去。神号康王,不知所出。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摘自《高州府志》)


  前 言
  好心精神,源远流长。以充满茂名特色的冼夫人“唯用一好心”为根脉的好心文化,形成了茂名这座古老而又年轻城市独特魅力的灵魂、基因和特质。
  创作一部高质量、便于传播的专题连环画数字资源作品,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构想。连环画以冼夫人一生功绩所凝练出的“好心精神”为创作背景,选择崭新的角度、以带有童话色彩的荔宝寻“龙”作为主线,把一个个故事串连起来,把茂名非遗相关内容融入其中。这里有冼夫人信俗、茂名年例、木偶戏、沉香传说、冼太“回娘家”“探四邻”、电城炒米饼等,文字构思巧妙,画面贴近现实。在人物造型、服饰设计、场景表现及故事表达等,做到与“好心精神”相融合,体现岭南风格特点,充满茂名地方特色。将传统文化习俗与现代绘画语言相结合,在点、线、面、黑白灰、疏密节奏安排、场景气氛塑造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以图文并茂视觉感强的连环画为载体,很好地表述冼夫人“好心精神”,讲好与之相关的传神故事。
  连环画作品文化底蕴厚重,涉及内容广,题材面多,承载着推广“好心精神”文化品牌的重任。连环画的成功上线,有利于读者了解冼夫人“好心精神”和“好心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一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建立新时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因子;有助于推动茂名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城市品牌的高质量发展增添精神力量。

编者
2023年12月20日

  总策划:柯碧
  总统筹:周华君
  策 划:李晓瑜
  执行策划:梁一莉
张燕
  绘 画:戴雪丽
  故事创作:陈珍珍
  出品单位:茂名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茂名市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