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水产专题培训班(第二期)在化州市开班

不断提升罗非鱼及加工副产品利用水平


■通讯员林炳青陈雷
  本报讯 4月22日,广东省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水产专题培训班(第二期)在化州市开班,旨在深入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贯彻落实茂名市委、市政府关于“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农业发展战略,共同推进广东省省级农业农村系统能力提升及新型经营主体培训项目,延长茂名罗非鱼产业链条。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宋新辉,化州市副市长袁海峰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海洋与渔业学院院长、副教授方彰胜,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张雁,化州市农业农村局领导,以及相关行业专家,来自化州市水产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从业人员等50余人参加培训。
  宋新辉表示,本次培训班得到省农业农村厅“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化州工作队等的大力支持,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和化州市农业农村局结合了化州渔业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培训方案,设置培训课程体系,并邀请专家为学员们授课。他要求学员们要树立渔业高质量发展理念,更新技术、理论,互相交流、共同提高,进一步做强县域主导产业,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催生新质生产力,推动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水产品稳产保供提质水平。
  袁海峰要求,要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促创新,在科技水平提升、工厂化养殖、精深加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下功夫;要加快产业集聚提效能,构建互利共赢的创新发展平台,推进罗非鱼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不断提升罗非鱼及加工副产品利用水平,提高罗非鱼产业竞争力;要坚持学以致用谋发展,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不断摸索新的发展路径,努力拓宽内销渠道,更优质化地为广大的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罗非鱼产品。
  开班式结束后,来自茂名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水产养殖高级工程师彭振为学员们开展了以《脆肉罗非鱼养殖技术》为主题的培训,从养殖场地的选择、环境的影响、水产养殖常用的益生菌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随后,张雁以《水产品质量安全》为课题,与学员们分享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以及水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等相关知识。学员们纷纷表示,培训班的学习氛围浓厚,既有理论学习,又有来自一线生产的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承办、化州市农业农村局协办。培训班为期3天,采取专家授课、现场调研、专题讨论等形式,主要围绕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水产病害诊断防控、现代水产养殖模式与尾水处理等重点内容进行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