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以辩证思维推进“百千万工程”

汤杰华(化州)
现代化建设越是向纵深发展,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因此,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对于茂名破解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市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成绩得到省委充分肯定的同时,广大党员干部仍要从茂名“百千万工程”的实践出发,总结提炼学习其中蕴含的集中力量抓重点带全局、精心研究特点从实际出发、把握矛盾的发展适时部署、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等4个方面的哲学辩证思维,进一步提高自身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一、集中力量抓重点带全局
通过统筹谋划抓好市、县、镇、村各级的重点,推动全市“百千万工程”顺利开局起步。一是找准重点狠抓。我市遵循县镇村建设规律并结合实际,狠狠抓住了那些制约和决定着市全局、影响着发展的主要矛盾,如把“强县”的重点放在兴产业、强县城上,把“促镇”的重点放在建好生活圈服务圈商业圈、激活连城带村功能上,把“带村”的重点放在抓好“土特产”、倡导乡风文明上,让我市取得了信宜和高州2个县、根子等7个镇、双合等59个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数量居全省前列的显著成效。二是兼顾一般。在狠抓以上重点工作的基础上,抓好“百千万工程”中的其他工作。如多管齐下激活资源、挖掘价值,高水平建成油城墟、杨梅墟、高凉墟、窦州墟、疍家墟、沙垌香街等6个示范墟,完成10多万户农房微改造,着力推动打造14条示范线路和120个示范点位等等,充分带动全市各镇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推进建设和发展,杜绝因为对一般的放松而出现不应有的新的重大制约。三是紧跟时势转移重点。在“百千万”工程的推进中,我市紧跟时势及时组织重点的转移和重点部位的调整。如在面对全市范围内2次强降雨的严重冲击时,及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防洪救灾上,尽心尽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从而保障了“百千万工程”的扎实有序推进。
二、精心研究特点从实际出发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任何一个县、镇、村都有它的特殊性,且每个发展阶段又各会有其不同的特点,我市坚持把抓特点贯穿于始终,上上下下都研究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较好地确定了工作方针,避免了一般化的指挥。一是把握“百千万工程”的特殊性。针对“百千万工程”与其他工作的不同特点,结合茂名资源禀赋优势,茂名市委召开了十二届五次全会等系列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明确了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坚持“市抓总抓要、县主战主抓,镇抓实抓细,村做活做特”,突出改革赋能,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的总方针,为茂名推进“百千万工程”指明了方向。二是加深干部群众对“百千万工程”的认识。2023年5月23日以来,茂名市委组织部牵头,茂名市委宣传部、茂名市委党校、茂名市文广旅体局和高州市委等协同推进,开设“柏桥讲堂”,坚持柏桥讲堂“思想教育的阵地、理论研究的平台、传播知识的课堂、宣传‘百千万工程’的窗口”的重要定位,综合运用邀请专家授课、邀请全市镇村干部与群众代表开展“柏桥夜话”、开展“魅力茂名·好心戏台”走进柏桥专场活动、开展“柏桥讲堂·云上课堂”专题党课等方式方法,累计开展了680个班次(活动),培训了基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等群体近4万人次,推动了来自各行各业的50万多人次走进“柏桥讲堂”,加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对“百千万工程”的了解,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实践注入新动能。三是结合区域实际推进“百千万工程”工程。立足茂名风物美、生态好,全市“土特产”种类超过350个等优势,结合各地人口“家底”、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资源环境禀赋、产业发展趋势和农民接受程度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推进“百千万工程”。如推动平定镇深融生态公司在化橘红研发、生产和加工取得一定成效并初步形成规模;推动高州的荔枝和龙眼产业、信宜的三华李产业、化州的化橘红产业、电白的沉香产业、茂南的罗非鱼产业等“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促使这些产业在种植、保鲜、精深加工、销售等方面全方位发力。
三、把握矛盾的发展适时部署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一个地区要素或形势的变化,往往能引起该地区的一系列变化,应对不及时往往会导致该地区发展缓慢,不予应对就容易导致该地区错失发展的良机。凡此种种,都要求各地党政部门灵活反应,随时调整计划并作出恰当的部署。一是紧跟形势变化部署。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开局之时,茂名市委召开了十二届五次全会等系列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初步明确“百千万工程”的前进方向,紧接着,在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之后,召开了十二届六次全会对我市推进“百千万工程”阶段性成效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要求各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决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一鼓作气加快干、一张蓝图干到底,以更大力度探索“百千万工程”立体式“茂名实践”。二是紧跟工作进展部署。我市坚持顶层设计与直插基层相结合,市委常委会每周听取一个镇(街)的“百千万工程”工作汇报,市领导深入一线调研指导,为县镇村把脉寻方,一级带着一级干,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着力解决基层一线“百千万工程”工作中堵点痛点难点。三是紧跟要素变化部署。如在云茂高速开通前,信宜钱排镇双合村因交通不便,曾偏居一隅、藏在深山人未识,在云茂高速开通而消除交通不便的劣势之后,通过激活双合村独特的山水风貌、宜人气候等潜在的资源优势,把双合村打造成了拥有“中国李乡·山水双合”旅游名片的“网红村”,以及农文旅相融、山水相依、田园相守、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庄。
四、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在推进“百千万工程”时,茂名十分注意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由市统筹协调,局部由县、镇、村分别负责推进,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每个战役都有明确的目标,使工作有波澜、有起伏,使参与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断受到鼓舞,保持高昂情绪,胜利前进。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落实。茂名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工作全局和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由各区(市)党委书记当“一线总指挥”,靠前指挥、协调督办、推动落实,原则上由各地党委副书记主抓“百千万工程”,镇(街)党委书记当好“一线施工队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发挥“头雁”作用,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在县、镇、村等局部层面落地见效。二是层层压实责任,调动干部积极性。成立市县两级指挥部,由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推进落实;组建重点领域工作专班,由各专班负责推动搭建“百千万工程”的“四梁八柱”,如县域经济、城镇建设、乡村振兴、要素保障、佛茂帮扶等等;全市上下各司其职、紧密协作,县指导镇、镇带着村,把任务和压力传导下去,一级带着一级干,共同推动资源要素精准对接;完善考核督导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调动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形成上下贯通、指挥有力、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共建共享。如积极对接省的纵向帮扶和佛山横向帮扶力量,推动了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技术力量加入“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中,佛茂携手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完成签约项目39个、拉动总投资高达127亿;创新开展“百会帮百镇”行动,推动143家商协会结对帮扶辖区内112个镇街,促进285个帮扶项目加快落地。
奋楫扬帆正当时,砥砺奋进谱华章。接下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握机遇,在学深悟透我市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的辩证法的基础上,把其运用到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的实践中,以更大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在茂名不断走深走实,着力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群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