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河湖长制工作考核连续5年获得优秀


■记者张伍通讯员谭颖模
  本报讯 日前,茂名市各区(县级市)2023年河湖长考核结果出炉:高州市2023年河湖长制工作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这也是该市连续5年获此殊荣。
  高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安全水利、法治水利”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
  该市水环境质量整体稳中趋好,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3个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高州市以全国县级排名第一,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名单,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县区,并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的全国加快省级水网建设现场推进会及水利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的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座谈会上唯一一个县级代表作经验介绍;荔枝节水灌溉项目代表茂名市参加第二届全国节水产业创新展,获省水利厅通报表扬;高州市第二水厂作为茂名市唯一规模以上水厂获得全省首批农村供水“粤美水站”荣誉,还被评为2023年度水利部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工程。
  2023年,高州市切实抓实抓细河(湖)长制各项工作,持续促进全市河湖水质和生态持续改善,有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对标狠抓落实对全域河段实行网格化管理,定人定责落实巡查管护责任,推动形成“领导带头、干部示范、群众参与”的全民护河格局,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该市各级河长巡河共87342次,发现问题1147个,已全部销号整改率;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整治行动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以清理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压实河湖长责任,持续清理整治河湖“四乱”问题。落实河湖保洁整县统管机制,通过“第三方+河湖管护员”模式,该市1795公里河道,233宗水库有了“健康守护人”形成“守水有责,守水尽责”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全市河湖保洁全覆盖,河湖面貌得到历史性改善。2023年共清理河道长1183.47公里,清理河道垃圾、水浮莲等漂浮物6.37万吨,投入资金1325.07万元。
  此外,高州市抓项目补短板水利基础建设稳步前行。工程总投资约606亿元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开工建设,该市工程进度领先于粤西其他地区,塘头隧洞成为环北广东工程全线第一条顺利贯通的主隧洞。同时,该市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灌区改造工程等民生水利项目。2023年8月,根子河、南塘河通过茂名市河长办验收,并授予幸福河湖称号。幸福河湖建设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引领沿线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提升。专项碧道建设和中小河流治理景观碧道共完成了19.72公里。碧道的建设在丰富百姓生活的同时,也给沿线村民带来了新的致富方式。
  下一步,该市将全力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高州“百千万工程”建设和绿美高州做出新贡献。高质量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充分利用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穿越高州市的便利条件,依托该市的优质水资源,统筹规划建设高州现代水网体系。狠抓水环境质量提升。加快推进村级黑臭水体、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高质量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的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幸福河湖创建。今年确保完成除已授予“幸福河湖”称号的根子河、南塘河外剩余4条河流95.2公里幸福河湖创建工作任务。推动绿色水经济发展。加大水利风景区建设力度,推动绿色水经济发展,争取申报大唐荔乡浮山碧道(根子河碧道)为水经济试点项目,努力打造高州市水经济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