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区镇村三级联动掀起绿化造林新高潮

今年以来,电白区坚持将乡村绿化作为新时代新征程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牵引、作为关系当地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来抓,把区的优势、镇的特色、村的资源统筹好发挥好利用好,全面掀起绿化造林新高潮。
加强组织领导,高位统筹推进。电白区委高位推进。成立以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第一副组长的绿美电白生态建设领导小组,区委全会对乡村绿化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构建全区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配强工作专班。及时组建区、镇两级乡村绿化工作专班开展全脱产集中办公,先后17次组织各职能部门、各镇(街道)通过现场办公、召开调度会、推进会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制约乡村绿化的实际困难,确保重点工作任务能够第一时间落实落地;坚持一插到底。压紧压实镇村两级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构建起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负总责、镇长(办事处主任)直接抓、分管领导包片、村(社区)“两委”干部具体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机制。
做好种植规划,科学绘制施工图。区级层面:围绕罗坑、黄沙水库涵养核,沙琅、观珠、水东三个示范片区,沙琅江绿美生态示范带、幸福田园示范带、百里沉香示范带、山海轴线示范带、百里红树林示范带五个示范带科学制定全区“一核三区五带”绿化整体规划。镇村层面:坚持群众主体,多方参与的工作基调,根据村庄分类、空间承载条件、绿化需求量等条件,围绕“五边四旁”“边角地”等绿化空间,安排村(居)民小组长、网格员全程跟进做好指引,搞清楚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能种多少树等问题,科学绘制好镇级整体规划图和村级“一村(社区)一图一计划”。技术支撑层面:坚持分类分专题开展培训轮训,邀请负责规划设计的绘图工程师、各职能部门业务骨干通过区镇村三级党员教育平台或者奔赴各镇(街道)、各村(社区)进行授课,对全区12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全程跟进,手把手指导。2024年以来,区级层面已举办业务培训25场次,镇级层面已举办业务培训98场次,村级层面已举办业务培训678场次,有效帮助基层干部理清植树规划思路,为高质量绘制区镇村绿化“一张图”打下坚实基础。
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建立领导干部包抓工作机制。按照“谁包抓、谁分管、谁负责、谁协调、谁推进”的原则,明确推进措施、推进时序,定期协调调度,充分发挥区领导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层层压实责任;健全资金筹措机制。充分考虑到近年来区财政困难的实际,坚持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通过各类财政资金解决一部分,争取专项债券资金解决一部分,发动社会力量解决一部分,今年以来已筹集资金2.3多亿元;强化督促检查。从区工作专班抽调业务骨干成立3个督导组定期深入各镇(街道)开展督导,重点对绿化规划、种植进度、后期管护等进行抽查,对工作不力、进度滞后的进行督促整改;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把乡村绿化列为区委中心工作,坚持每周调度、每月对各镇(街道)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加强跟踪问效。对每月排名后三位的镇予以提醒预警,连续2期被通报批评的镇(街道)由区挂点领导牵头,区委作风办参与约谈镇主职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目前已开展排名通报4期,约谈相关责任人27人次,调整镇主职领导1名。
干群同心协力,共绘绿美画卷。抓好组织动员。充分发挥各级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基层党组织的表率作用,倡议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镇村党员干部、村(居)民小组长主动认领认捐认种1棵树,努力营造“全员参与、全民动员、全面抓乡村绿化”的浓厚氛围;丰富活动载体。积极推广“有喜事来种树”的经验做法,引导群众每逢重大节日、纪念日都把植树作为重要的庆祝方式,推动植绿、护绿成为群众身边的事。如沙琅镇琅西村将“有喜事来种树”写入村规民约,积极引导有嫁娶、出生、进宅、升学、晋升等喜事的家庭或个人义务种植“幸福树”,目前已累计植树300多株;强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自媒体等媒介,大力宣传报道实施乡村绿化的目的和意义,制作“县区林长话绿美”“绿美电白锦绣家园”等绿美电白生态建设的宣传视频,在全省绿美广东竞风华“县区林长话绿美”短视频网络投票活动中,电白区以645.6万的高票位居全省122个县(市区)第一。今年1月份以来,全区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开展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1000多场次,推动7000多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带动群众3万余人次参与乡村绿化工作,新种各类树木3.5万多株,打造“先锋林”“青年林”“人大林”“巾帼林”“公安林”等主题林200多片。
(电白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