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绿要系统化推进


汤杰华(化州)
  近期,我市各地凝心聚力,如火如荼地开展了植绿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植绿工作既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践行“两山论”的重大举措,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植绿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来抓细抓实,系统化推进。
  要统筹好植绿区域。一是要绕开基本农田。我国土地管理法明文规定,永久基本农田不可用于发展林果业。那么,若在基本农田植树,后续将被上级部门要求复耕复绿,费时费力、得不偿失。二是要少在耕地上植绿。原则上讲,耕地应当优先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生产,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三是要规范植绿位置。人工植树造林是镇村扮靓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们要先绘好“蓝图”,再一张蓝图干到底,让植绿充分达到效果。试想,植绿时如若毫无章法,东植一棵西植一棵、左植一棵右植一棵,那么绿化效果必然不理想。为此,各地要结合自身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认真界定可植绿的空间区域,最好能具体到每棵树的种植位置。
  要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推进。一是统筹做好“四小园”创建工作。各地要抓住植绿的氛围和契机,充分带动村民出资出力出智,大力号召村民在“三清三拆”后的空地、闲置地、活动广场上,开展“四小园”建设,亲自动手美化村庄的生活环境,同时降低镇村后续管护压力。二是统筹推进“四旁”“五边”植绿。各地党政部门要号召村委会重点着手对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等“五边”,以及路旁、沟旁、渠旁、宅旁等“四旁”,因地制宜开展植绿工作,加强村庄立体绿化美化,建设更多的公共绿地。三是统筹推进管护工作。俗话说,树要三分栽、七分养。植绿工作不是种完就结束了,后续还要养护好,要杜绝“植树时气氛热烈,植树后却无人理睬”的现象。对此,各地在植树后,要考虑利用网格管理等办法,切实把后续管护责任压实到具体自然村或者责任人上,管护好种下的树,为充分发挥植树的增绿效果打下良好的根基。
  要与产业兴旺共发展。近年,茂名发展了荔枝、龙眼、沉香、化橘红、三华李等“五棵树”产业,并取得了不俗成效,其中,荔枝全产业链更是实现产值超110亿元。但从总体上看,各地“五棵树”等种植面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各地植绿时,可优先考虑种植自身特色产业的树苗,如化州种植化橘红树苗,高州种植荔枝、龙眼树苗,信宜种植三华李树苗等。同时,各地可利用免费或低价分发特色产业树苗的方式,积极动员激励企业或者群众砍伐清理掉以前种植的桉树,并分别利用这些区域对应种植“五棵树”等树苗,在减少种植桉树造成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不良影响的同时,增加“五棵树”的种植规模,为茂名“五棵树”全产业链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绿工作的全面铺开,既是茂名在绿色发展上踏出的坚实一步,也是茂名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种子的重要举措。各地要统筹兼顾,众志成城,充分凝聚社会力量,系统化推进植绿工作,着力让绿色成为茂名实现“走在前列”新征程上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