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名市人大代表、高州市委书记王土瑞:
抢抓机遇、大干快干,推动高州在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争当示范



今年茂名市“两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大会。
2023年,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高州以来,高州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起而行之,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总抓手,推进高州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2023年,高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4.15亿元、增长4.0%,工业投资增长43.5%,一般预算收入18.49亿元、增长6.4%。进入浙江大学“两山”发展百强县、排24位,碳中和指数50强县、排19位。进入赛迪乡村振兴百强县榜单,排全国第八、广东第一。全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在茂名召开,高州被列为参观点,入选省创先类典型县,根子、曹江2个镇入选典型镇,柏桥、元坝、储良等13条村入选典型村。
一是工业发展提速。高州市投入30多亿元,专门用于发展工业。成立由市领导任组长的13个工作专班,下沉园区全面开展用地攻坚,新储备土地1500亩。建设标准厂房26万平方米,已有15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将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9545亩纳入茂名产业转移主平台,将城东、蒲康、石鼓等片区3156亩纳入省产业转移主平台。未来,高州1.27万亩工业园可享受优惠政策叠加。划定5364亩,高标准建设佛茂产业转移合作园,承接项目18个。中财管道已动工,申菱环境已摘地。顺达农业、高盛装配已投产。与佛山三水共建“反向飞地”园区,建成标准厂房12.6万平方米,引入企业5家。
二是城镇建设提质。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城东、城南新区。打通了府前南路、体育东路等10条“断头路”。启动国道207高州段改线和潘州大道北、金石大道建设,打造主城区“外环”。潘州公园、瀛洲公园、缅茄公园提档升级。中山路活化更新改造完成。建成18万平方米的首个大型城市综合体潘州广场。推进美丽圩镇建设,建成了彰显冼夫人文化特色的曹江“高凉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国家卫生市、省文明城市创建扎实开展,市容市貌、市民素质进一步巩固提升。
三是乡村振兴提档。建设和提升9个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打造了6个超30亿元产业集群。“荔枝定制”“福荔卡”预售创新举措,让高州荔枝卖出了好价钱。中国荔枝产业大会连续4年在高州举办。乡村旅游、电商、夜市和特色民宿蓬勃发展。坚持不懈打造“县一片、镇一村、村一组”,串珠成链、连线成片,推进县镇“5+27”条示范带建设。南部“甜美果海”示范带被评为全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中国荔乡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4A景区。高州代表茂名整县参加省乡村振兴擂台赛进入六强。
四是绿美建设提能。着力构建“一核二屏五带多点”生态格局。持续推广“有喜事来种树”“一年七个植树节”等特色做法,开展植树活动140场次,带动全市169万人次参与义务植树。完成林分优化1.95万亩、森林抚育1.57万亩、新造林抚育1.42万亩。高州被评为全国油茶生产重点县。建成国家森林乡村18个、省级森林乡村15个、绿美古树乡村4个。根子贡园古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广东“十大最美古树群”。同时,大力攻坚污染防治。3个国考断面和8个市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高州入选全国第一批县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五是民生福祉提升。坚持小财政办大教育,千方百计提供更多优质学位。高州市三中、高州市八小等6所学校扩建项目竣工。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有7名应届毕业生考上清华北大。启动高州市人民医院北院区规划建设。高州市中医院南院区综合大楼建设完工。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晋升“三级”医院。高州市工人文化宫封顶,高州市体育中心建设扎实推进。打造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加强诉源治理,相关做法被中央改革办刊登推广。高州获颁全省首批“平安鼎”。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茂名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不久前召开的茂名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实施“荔枝之乡”提升行动、支持高州提升行动等。强调要围绕“GDP三年内突破千亿元”目标,把支持高州冲刺全国百强县,作为茂名全市的政治责任,并在工业、农业、城乡、改革等具体工作上大力支持高州。这次茂名“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也充分体现了对高州发展的支持。
接下来,高州将瞄准茂名市“两会”定下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结合高州实际,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抢抓机遇、大干快干,抓好抓实“百千万工程”,推动高州在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争当示范,为茂名“两会”目标实现作出积极的贡献。
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补短板锻长板,推动产业体系高质量跃升。围绕“2026年实现GDP破千亿元”目标,全力以赴加快产业发展。重中之重是补上工业这个最大短板。把解决工业用地问题作为今年最大的一场硬仗来打。巩固提升金属制造、电子电器、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产业,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产业集群。全力引进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做强现代农业,发展特色文旅,推进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二是高水平推进县镇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抓好县域“三环九射十三联”大路网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加快创建国家卫生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吸引力。加快建设新城区,提升以潘州广场为核心的城东商圈,建设以市体育中心为核心的城南文体圈,提升承载力。提升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推进“七个一”美丽圩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年底前将80%以上行政村建成美丽宜居村,建设好县镇“5+27”条乡村振兴示范带。
三是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提升民生福祉水平。高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巩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绿美高州生态建设,绘好绿美“一张图”,打好环保攻坚战,擦亮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强化社会治安立体防控,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同时,扎实做好就业、住房、社会救助、“一老一小”、安全生产等民生工作。(邓海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