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茂名市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
交出民生满意答卷
本报记者 曾金妍杨珮珮







编者按
民生实事项目是顺应民心期盼,增进民生福祉的民心工程。2023年2月9日,在茂名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茂名市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出炉。
过去一年,我市各地、各部门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全力兑现年初向全市人民作出的承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已全部完成,在就业、教育、养老、住房、交通等方面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 深入实施“三项工程”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党的二十大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双优先”理念,“最基本民生”的定位更是强化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保障作用。2023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特色化、产业化、专业化,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民生实事,培育专业技能人才,推动我市群众高质量充分就业。
坚持推进“粤菜师傅”特色化,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去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举办茂名市“高凉厨娘”技能提升培训班,电白区制作拍摄电白特色高凉菜宣传片,高州市高凉菜系亮相央视农业农村频道《乡村大舞台》栏目,信宜市持续开展“粤菜师傅教做高凉菜”栏目刊播等,市县两级人社部门不断创新思路,不断扩大“粤菜师傅”影响力,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敲开致富大门。
坚持推进“广东技工”产业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主动对接产业需求设置技工院校专业,全市技工院校现有省级重点专业18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去年新增数控加工、电子技术应用2个省级重点专业。全市技工院校与美的、海信、格兰仕、中国移动、京东等62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和新型学徒制培训,学校每个重点专业已有5个以上对口合作企业,特色专业已有2个以上对口合作企业,为企业输送大批急需紧缺专业技能人才。
坚持推进“南粤家政”专业化,满足“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需求。瞄准“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去年,我市人社与卫健、民政等部门通力合作,针对性开展市场需求较大的妇婴护理、医疗陪护等培训,扩大家政人才有效供给。去年,全市开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培训分别3878、1840、1353、1223人次,“南粤家政”工程培训带动就业创业(含稳定就业)累计15780人次。
2023年,我市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2702人次,完成全年任务180.14%;实现技工院校招生达15210人,完成全年任务126.8%,全市新增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19391人次,完成全年任务161.59%;累计开展“南粤家政”培训8294人次,完成全年任务110.59%。
2 为5万多名适龄妇女提供免费“两癌”筛查
2023年全市
宫颈癌筛查52362人 完成全年任务104.1%
乳腺癌筛查52189人 完成全年任务103.7%
为提高妇女健康水平,促进宫颈癌、乳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2023年茂名把为全市50311名35-64周岁适龄妇女提供一次免费“两癌”筛查服务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
2023年2月14日,我市召开 2023年妇幼健康相关民生实事项目启动会,对全市妇女“两癌”筛查工作作了具体部署。市卫生健康局充分发挥“两癌”筛查领导小组的指挥棒作用,将“两癌”筛查纳入局的重点工作,从完善工作方案、做好民生项目资金配套、加强宣传培训、开展义诊活动、开展全市适龄妇女“两癌”全人群筛查和早诊早治专题调研等方面贯彻落实。
2023年6月26日,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市教育局、市妇女联合会印发《茂名市2023年适龄妇女“两癌”三级预防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积极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宣传普及“两癌”防治知识,提高广大适龄妇女健康水平。
为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宣传氛围。市卫生健康局发动全市医疗机构在其官网、公众号、抖音软件、孕妇学校、宣传栏、医院显示屏等进行宣传。各级妇幼保健院先后印发了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宣传折页6万多份、张贴科普海报200多份。同时,组织各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项目管理机构负责人、信息员参加省级培训班,提高民生实事项目开展的管理能力;全市各地先后组织举办辖区初筛机构相关工作人员培训班,提高筛查业务能力。
去年以来,市卫生健康局组织各级妇幼保健院结合三八妇女节、母亲节开展预防“两癌”公益性义诊、健康宣教讲堂、有奖知识问答等活动,同时组织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专家在各区、县级市联合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助力健康茂名”宣传义诊系列活动5场,宣传“两癌”三级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知识知晓率和“两癌”防治意识,共服务群众1800余人,派发健康知识宣传单张7000多份,送出小礼品1100余份,受到了市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2023年11月8日至11日,市卫生健康局组织专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全人群筛查和早诊早治专题调研。通过书面汇报、实地查看工作场地,了解人员资质、“两癌”工作开展情况,查阅相关台账和资料以及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调研,推动我市进一步完善宫颈癌防治服务体系,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努力遏制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减轻宫颈癌社会疾病负担。
2023年全市宫颈癌筛查52362人,完成全年任务104.1%;乳腺癌筛查52189人,完成全年任务103.7%。
3 新增公办优质学位20371个
教育是民生之基,是社会公平的底线,寄托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我市把“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纳入2023年十件民生实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区、县级市“一把手”切实当好教育发展的“后勤部长”,对基础教育学位建设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教育资金优先投入,教育用地优先解决,出实招抓发展,2023年已顺利完成学位建设任务。
在学位建设过程中,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学校生源分布存在“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持续加剧等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整合农村分散教学点”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决定事项,大力推进小规模农村学校优化整合工作。2023年,我市有序整合撤并49所小规模学校。通过优化学校布局,加强农村“三所学校”建设,推动适度集中办学,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针对建设项目普遍存在立项报建资料杂多、手续繁琐、审批耗时过长等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把学校项目建设作为改革行政审批的试点,为项目建设开设“绿色通道”,实现发改、住建、财政、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并联审批,简化审批手续、压缩审批时限。各县区及镇(街)两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工作要求,积极解决处理教育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机制。
2023年新建、改扩建学校40所,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20371个。其中,幼儿园,新建6所,改扩建13所,新增学位3040个;义务教育阶段,新建6所,改扩建12所,新增学位15081个;高中新建2所,扩建1所,新增学位2250个。已落实学前教育生均拨款不低于每人每学年500元的要求,2023年全市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共13, 844.70万元,惠及学前教育学生27.68万人。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0.88%,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为92.02%,已完成目标任务。
4 242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3.145万户居民群众
老旧小区改造倾注着党和政府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决心,也寄托着广大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去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牵头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制定目标计划,落实任务措施,积极争取资金,推动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有序开展,超额完成开工建设180个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认真落实牵头抓总责任,督促指导各地、有关单位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按进度要求倒排工作计划,并通过开展督导和调研,召开加温推进会等方式,及时把握并协调解决各地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同时,积极组织有关行业部门、专营单位召开协调会,落实三线下地、加装电动车充电设施等改造工作统筹推进,并积极贯彻落实省住建厅、省体育局工作部署,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督促指导各区县对未配建健身设施或仍有建设空间的老旧小区,结合周边群众的健身需求,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全方位提升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效。
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我市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居民意愿,从修缮完善老旧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外立面及楼道,完善消防、卫生、体育活动设施和划定车位、加建充电桩等改造项目入手,有力有序开展,通过改造使原本陈旧、功能缺失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群众生活环境素质明显提高,提升了幸福感、获得感。
根据目标任务要求,我市2023年需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0个,实际开工建设242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惠及3.145万户居民群众,目前,全市各区、县级市均已动工建设,并已完成改造35个小区。
本版图片: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丘立贺 岑稳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