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人大:“五强化”助力“百千万工程”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实施“百千万工程”是全省的大事要事,人人有责,份。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坚决扛责任,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和势头,对标对表,“五强化”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推动“百千万工程”的自觉性
  化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党组会议集体学、会议集中学、个人自学等形式开展大学习,深入基层进行大调研,组织委室开展工作大讨论,举办季度该市人大交流会推进大落实等形式,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省“百千万工程”现场会精神。

  强化监督推动,力促“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该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的报告,督促政府抓实抓细“百千万工程”;听取茂名临空经济区建设情况的报告,推动政府承接顺德区产业有序转移,做大做强临空产业、预制菜等优势产业。其中,中通项目已投产运营,日均出入物流车辆170多台,日派件量达70万件,寄件量达10万件。
  加快推动《化州市关于高标准推进制造业当家行动方案》出台,为建设制造业强市、推动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对照“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要求,根据市委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精准选择若干个侧重点作为监督议题。如聚焦绿美化州生态建设,积极推进鉴江、罗江、小东江化州段综合治理,国考断面优良率达100%,创6年来最好水平。

  强化决定支撑,破解“百千万工程”重点难点问题
  化州市人大常委会围绕“百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反复论证,依法作出决议决定,为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听取审议了关于化州市拨付注册资本金及项目前期费用的议案,为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资源,化解该市财政运行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聚焦化州县城品质提升、城乡融合发展,对《化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议案作出决议,推动政府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注重功能配套,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一体推进“产、城、人”融合发展,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

  强化代表作用,汇聚“百千万工程”的磅礴力量
  该市发挥2133名各级人大代表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主战场。首先以“百会帮百镇”“万企兴万村”为契机,引导企业代表积极寻找合适合作项目。目前,已促成佛山市顺德区对接帮扶第一批项目博富汇丝绸产业投资1.6亿元在江湖镇落地投产。此外,创新“联络站+产业”新模式,把站点建在“产业链”上,新建该市首个农业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化州市化橘红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化橘红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大代表力量。
  组织代表深调研,为“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如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提出的“加快化橘红药食同源物质目录申报和推进化橘红药典标准修改的建议”,其中化橘红胎广东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已制定并公布,化橘红药食同源待专家评审会通过后可正式批复。

  强化舆论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全方位宣传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意义、落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成效,总结报道履职行权的经验做法,进一步凝聚起共识和力量。一是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该市人大工作交流会;二是举办了3期“橘州人大讲堂”;三是在《化州人大》微信公众号开设“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人大在行动”专栏,宣传人大及各级代表参与“百千万工程”的鲜活经验和好做法,营造合力共推“百千万工程”的良好氛围。
  (池榕曾楷瑞)